A股市场一周回顾(2021.8.16-8.20)


宏观数据方面,尽管7月主要经济指标普遍出现放缓迹象,但从近期财政数据来看,政府已在加码财政宽松措施来缓解短期的经济下行压力,同时由于之前低基数的影响,今年上市公司利润预计仍能维持全年一个比较高水平的增速,且经济从疫情中的复苏虽然会有反复,但放长未来1-2年看,整体经济向上的态势仍然没有改变,因此业绩短期并不构成指数走熊的要素,更多还是近期市场风险偏好导致的估值调整。

从估值水平来看,截至8月20日周五收盘,沪深300指数的TTM市盈率估值为13.4倍,虽然处于历史70%以上的分位点,但考虑到今年近20%的预期增速,明年10%的预期增速,该估值仍然处于相对合理范畴。而上证指数的TTM市盈率估值为13.7倍,处于历史57.8%分位,无论是相对估值还是绝对估值水平均处于相对合理范围。在未来一段时间流动性维持友好的情况下,预计估值大幅下调的压力也不会很大,因此我们认为不必对A股过度悲观。 

部分板块最新观点:

消费板块:本周表现较弱。目前披露中报的公司可选消费普遍表现较好,必选消费表现不佳。当前部分省市疫情仍有反复,清零策略下消费场景难免有所影响,叠加7月社零数据不及预期,引发Q3消费预期的不确定性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也对成本端产生了较大的压力,产品价格相对刚性,从而影响了其盈利能力。但其长期经营前景并未发生大的变化,更多的是短期业绩压力和市场风格变化的扰动。部分优质赛道的龙头公司具有良好的商业模式、稳定的增长、可观的自由现金流,其股价在底部区域企稳,具有配置性价比及长期投资价值。

大金融板块:以银行、地产、券商为代表的大金融板块由于估值均处于历史底部区域,近期股价的相对强势也表现出其低估值的优势。其中我们认为短期银行业的机会更加确定。从目前银行业的已经披露的中报业绩显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普遍出现资产质量持续改善,盈利增长加速的态势,而我们认为银行业目前仍处在估值修复的早期,目前有很多资产质量优异的上市银行,市净率估值仍然在1倍以下,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较低水位。

医药板块:自7月初以来,高增长高估值赛道CXO、消费医疗由于透支未来预期股价已陆续进入调整通道,本周胰岛素/IVD集采渐进,恒瑞中报业绩较差,相关领域上市公司不同程度下跌,随着中报披露渐近尾声,考虑到月度消费数据扰动及宏观流动性有较大不确定性,医药板块不排除进入深度调整期,建议投资者在去伪存真的过程中保持对优质标的持续关注。

1)CXO领域:中报业绩持续性好,本周板块内部表现不一。我们认为短期筹码交换不影响板块内部顺应产业趋势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建议重点关注已布局新技术平台及对应产能的相关上市公司,以及科学服务产业链相关机会;

2)消费医疗:医疗资源不足是长期存在的矛盾,民营医疗机构作为公立医院的有效补充行业定位并未产生本质变化,市场过度担忧和筹码交换加强了股价调整,建议投资者在下跌过程中根据不同科室连锁机构经营周期,认真研究企业成长规律,把握外延和内生长期互补的牙科/眼科/放化疗板块投资机会;

3)创新药/器械:本周创新药板块延续调整,随着恒瑞中报公布,我们认为创新药企业发展或许进入转折期的中后段,短期对医保即将放量的单品公司和在研管线临床数据具备优势的biotech保持关注;器械端关注不受集采影响,科室属性良好/技术壁垒高的上市公司。

新能源板块:近期处于高位震荡回落阶段。新能源车方面,在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的背景下,板块仍在高位震荡,部分如锂盐细分板块较为强势。光伏方面,行业排产改善,但受原材料上涨、市场性规模需配储能、美国可能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的影响,板块不断调整,部分标的估值已经逐渐体现性价比。风电板块持续震荡,市场关注度不高,但风电大型化降本趋势有望带来行业装机持续超预期。近期国家不断出台储能政策,储能板块经过一个月的炒作后开始回落,但后续调整到位后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标的可以逐渐布局。氢能方面,国家扶持氢能政策持续出台,氢能板块快速上涨,但目前行业龙头尚未脱颖而出,仍为主题投资阶段。

计算机板块:近期政策对于网络安全与工业软件的边际利好较为明显,建议重视相关板块。《数据安全法》将于9月1日起施行,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领域值得关注。随着法规的执行,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将进一步升级扩容,市场规模有望迅速扩大。要保障数据安全和保护个人隐私,关键在于加密,密码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并带动后续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比如认证技术、脱敏技术、存储技术等,敏感数据采存分离将带来数据托管需求增加。同时,该法规预计将刺激数据保护技术迭代更新,利好头部研发实力较强的网络安全企业。“十四五”开局之年,最高层对工业软件重视程度超预期,高层在重要会议中多次强调尽快解决工业软件等一批“卡脖子”问题。近期,国务院提出“探索工业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与国资委表态要推动央企“加强针对工业母机、高端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我们认为,加快提升工业软件已经成为制造业升级与安全自主可控的必然选择,国产工业软件的成长空间预计持续释放。尽管当前目前估值较贵,但建议持续关注具备长逻辑与大空间的行业龙头。

数据来源:wind、格林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