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散发病例不改稳健货币政策取向


原标题:疫情散发病例不改稳健货币政策取向

周茂华

  7月以来,德尔塔(Dleta)毒株在全球快速传播,国内也难独善其身,输入性散发疫情压力有所增加,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一度接近百例,引发市场对下半年经济下滑,货币政策转趋宽松预期。从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看,预计下半年货币信贷环境较上半年略宽松,但不会改变稳健货币政策基调。

  防疫压力增大波及市场

  令市场意外的是,德尔塔毒株再度在全球范围快速扩散,全球单日新增病例由6月底30多万例,逐日上升至目前的接近70万例,该变异病毒传染性增强;同时,这种变异病毒“六亲不认”,一定程度削弱疫苗保护作用,有案例显示,部分接种过疫苗的个体仍存在受感染风险。

  从全球疫情分布看,在8月4日,美国(12.7万例)、欧洲(13.3万例)、印度(4.3万例)、巴西(4.0万例)、伊朗(3.9万例)、印尼(3.6万例),是当日新增确诊病例最多的6个经济体,其中,日本单日新增病例数创出新高,印尼单日新增病例数创今年1月底以来最高,有专家预计,印度可能面临第三波疫情暴发风险等,全球防疫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也难独善其身,年初以来,欧美等多个经济体陆续解封疫情防控措施,在促进经济复苏同时,也为疫情广泛传播“创造条件”,国内面临输入性疫情压力明显上升,上半年日均新增在26例附近,但7月以来国内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明显增加,单日新增病例数一度接近百例,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防微杜渐,有针对性地采取了防疫措施,这也导致部分人士担忧下半年经济可能会下滑。

  德尔塔毒株扩散产生哪些影响?7月以来变异病毒在全球超预期扩散,一度引发市场恐慌抛售,7月美股剧烈波动,美债收益率急挫,对于疫情敏感型的能源等商品价格明显承压,市场异常波动较大程度反映投资者焦躁不安的情绪,及其对经济复苏前景预期分歧加大。值得一提的是,上周国内股市波动可能与海外疫情也有联系,但更多受其他多个因素叠加共振影响。

  但有意思的是,截至目前,除了日本、印度等个别经济体外,本轮变异病毒对全球经济影响仍然有限。结合以往经验,疫情强劲反弹,防疫封锁措施及民众谨慎心态都可能再度对服务业行业活动构成抑制,但从全球主要经济体数据看,7月除了日本、印度等少数经济体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收缩幅度进一步扩大外,中国、美国、德国等服务业扩张步伐仍在加快,全球摩根大通服务业PMI指数56.3%,仍处于高景气区间。7月份全球摩根大通制造业PMI指数55.4%,6月为55.5%,且远高于近10年均值,反映本轮变异病毒对市场影响明显大于实体经济。

  这背后可能原因有三:一是全球疫苗大量推广与经济解封。由于疫苗可能减轻变异病毒感染症状,更多是轻症,同时,7月以来,除了日本等少数经济体,其他经济体仍处于“解封”状态。二是大规模刺激内需政策。欧美主要经济体继续实施大规模财政货币政策,以支持内需复苏,这些政策对短期内需提振效果明显。三是经济对疫情适应性有所增强。全球经济各层面都在积极适应后疫情时代,例如,美国在线零售增长强劲,制造业等企业加快智能化转型,旅游、餐饮等服务行业积极转型等,以及大众对待本轮疫情反弹明显没有第一波疫情暴发时那么恐慌。

  中国经济复苏态势未变

  德尔塔毒株超预期扩散,令部分人士担忧未来几个季度国内可能面临内、外需放缓压力,但从国内外防疫与经济形势看,变异病毒尚未改变我国经济复苏态势。

  一、国内散发疫情风险可控。主要是国内疫苗接种持续推广,国内在疫情防控、治疗等方面积累较为丰富的经验;国内相关疫苗研发也不断取得积极进展;另外,我国每日新增病例绝对数量仍不算高。国内散发疫情风险可控,意味着疫情造成的经济、社会成本整体有限。

  二、托底政策未“转弯”。从数据看,上半年我国经济整体保持稳步复苏态势,但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内需尚未恢复至疫前水平,部分服务业及企业尚未摆脱疫情影响。针对这些情况,国内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近几个月金融数据看,货币环境合理充裕,信贷供需两旺,货币政策继续为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持。

  三、我国外贸韧性强。外需始终是与全球需求紧密相连,只要全球经济没有转向衰退,我国外贸整体形势仍相对乐观。一方面从全球主要经济体发展态势看,全球再度陷入停摆、衰退的可能性低;另一方面,国内有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外贸对国际市场需求适应能力强,我国外贸结构不断优化等,外贸韧性不断增强。

  国内稳健货币政策会转向吗?市场对宏观经济、政策反应很敏感,7月份国内央行超预期实施全面降准,加之海外疫情超预期反弹,市场避险情绪持续升温,美联储态度再度转向鸽派,美国债务上限谈判陷入僵局,美债收益率大幅下滑,也带动国债收益率下行。从我国经济内外环境看,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环境较上半年略为宽松,但不会改变稳健政策基调,更不会转向。主要是国内需求尚处于恢复阶段,行业复苏存在不平衡问题,叠加海外疫情强劲反弹及欧美大规模刺激政策边际效果减弱等,未来几个季度海外经济复苏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国内货币政策需要保持一定灵活性,为国内小微民营企业、制造业等弱项给予必要支持。同时,下半年基建方面有望适度加码,也需要货币政策给予一定配合,确保未来几个季度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大幅转向宽松。

  一、国内经济延续良好复苏势头。2020年我国内需对经济贡献超过八成,国内散发疫情风险可控,国内经济抗外部冲击能力逐年增强;同时,我国外贸韧性仍强,在国内经济出现明显恶化的情况下,国内政策并无转向的迫切性。

  二、美联储政策仍往“收”的方向走。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处于复苏轨道,内需复苏动能强劲,且通胀压力抬头,目前美联储内部分歧主要是变异病毒对经济复苏前景影响与通胀前景,争论焦点是何时启动缩减购债和加息,美联储政策逐步正常化方向未变。尽管我国货币政策以我为主,但中美政策出现趋势分化可能影响市场预期,加剧市场波动等。

  下半年国内货币信贷环境较上半年略宽松,但社融、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避免过度宽松货币信贷导致宏观杠杆过快上升、资金脱实向虚等潜在风险。针对疫情的影响,央行更多采用结构性工具,精准支持,引导信贷资源流向小微民营企业、制造业等重点新兴领域,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稳定就业,加快推动内需恢复,只要内需稳步恢复正常,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宏观风险趋于收敛,我国应对外部冲击底气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