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得医药IPO:CXO红利承压盈利空间“受限”? 重营销轻研发难筑护城河


  作者:IPO再融资组 / 辰

  12月24日,上交所科创板官网显示,药物分子砌块企业毕得医药科创板IPO事项已进入问询阶段,海通证券担任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

  随着多轮采集落地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逐步推进,仿制药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今年下半年,在CDE新政和国际形势风波的作用下,迪哲医药、成大生物、三叶草生物、凯莱英等多家聚集赴港上市的创新药企也频繁破发,资本市场对于拟上市医药企业的考验愈加严峻。

  继2021年6月小分子砌块企业皓元医药成功登陆科创板,11月,获深创投加持的药物分子砌块企业毕得医药也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募资4.34亿元用于药物分子砌块区域中心项目、研发实验室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技术驱动型医药企业,毕得医药研发投入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发行人需满足,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大于等于5%,或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大于等于6000 万元。而毕得医药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为5900.38万元,不足6000万元。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为7.35%,仅超过标准2.35个百分点。

  对于拟登陆科创板的药物分子砌块企业,毕得医药“科创”成色几何?经营与盈利能力是否可持续?

  CXO产业红利承压  毕得医药产品结构单一

  毕得医药成立于2007年,聚焦新药研发产业链前端,主营药物分子砌块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其产品应用于药物靶点发现,苗头化合物合成及筛选,先导化合物发现、合成及优化,药物候选化合物发现等领域。旗下产品包括药物分子砌块和科学试剂两个系列,其中药物分子砌块为主要营收来源,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占比高达88.26%。

  作为CXO产业上游企业,毕得医药的经营情况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过去十年,在政策、技术、人才、资本、国际化接轨等多重因素加持下,创新成果接连落地,biotech、biopharma、big Pharma、CXO产业迎来发展中的高光时刻。

  不过今年市场极速翻转,CXO产业红利承压。长期押注医药赛道的高瓴资本于今年二季度大幅度减仓CXO企业,同时退出了药明康德(维权)、泰格医药、方大控股等CXO行业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二级市场上CXO企业频频破发,政策与国际形势让CXO企业陷入“内忧外患”。

  2021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意见,要求新药在疗效方面,要超过已经上市的药物才能上市。这意味着新药研发周期或将延长,其商业化条件更加苛刻,盈利周期延后,盈利空间收窄。一石激起千层浪,创新药、CXO板块接连闪崩。

  CXO,即医药外包服务,专门做中间研发相关服务,又分为CRO(合同研发组织)、CMO(合同生产组织)、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和CSO(合同销售组织)四类服务。由于中间研发服务基本不用保证最终产品结果如何,因此在医药界被视为“卖水人”的角色。

  资料来源:凯联资本

  国际形势上,12月14日,一则美国将制裁中国生物科技企业的外媒报道,引发国内市场对创新药企、CXO(医药研发、生产代工)企业的担忧。12月16日,被美国制裁的4家中国药企在当天上午被曝光,美方此次发布的“实体清单”并未涉及国内biotech和涉及CXO上市公司,算是逃过一劫。然而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已引发CXO企业股价在二级市场的暴跌。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在CXO行业红利承压的背景下,毕得医药盈利空间“受限”。一方面毕得医药产品结构单一,近九成营收长期依赖药物分子砌块。另一方面公司超过10%的营收来自蝉联两年的第一大客户药明康德。而药明康德今年也并不好过,逃过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的制裁后,还遭到了公司高管和股东轮番减持,并上演了股东“偷偷”减持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戏码。

  招股书显示,毕得医药超过10%的营收依赖临床前CRO前端企业药明康德。药明康德已经连续三年位于彼得医药前五大客户之列,每年贡献营收超过10%。其中2020年、2021年1-9月,毕得医药来自药明康德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418.97万元和4335.09万元,营收占比分别为11.29%和10.16%。

  此外,据媒体报道,CXO上游药物分子砌块的进入门槛并不高。基于性价比考量,大多数CRO行业会直接从外购买药物分子砌块。在“制药企业-CXO-药物分子砌块”的链条上,药物分子砌块的工具属性更强,行业壁垒较低,由此竞争也更激烈。

  近年来毕得医药综合毛利率逐年下降,2018-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毕得医药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0.88%、59.66%、54.38%和49.26%。同期取得营业收入分别为1.63亿元、2.49亿元、3.91亿元和4.27亿元,同比变动52.54%(2019年)、57.47%(2020年)。公司于2020年开始盈利,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9亿元、0.67亿元。

  重营销轻研发难筑护城河 偿债能力弱于同行

  作为技术驱动型医药企业,研发投入为公司经营的核心驱动力。而毕得医药的研发投入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研发费用率呈减少态势。2019-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毕得医药研发费用分别为2368.27万元、2149.37万元和2554.35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9.53%、5.49%和5.99%。而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平均水平分别为10.16%、8.6%和8.83%。

  少了研发费用的支持,毕得医药今年来的营收和利润增长主要靠“以价换量”。价格端,公司药物分子砌块的国内外竞争对手主要有 Sigma-Aldrich、赛默飞、TCI、阿拉丁药石科技皓元医药,而毕得医药旗下产品价格均低于行业最低值。

  资料来源:招股书

  其中4-炔基苯腈的行业最低价为62.96元/克,而毕得医药同类产品价格为39.35元/克,远低于行业最低值23.61元。以低价换取的业绩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有待商榷。

  另一边,毕得医药却将大量资金投入到营销中,销售费用率远高行业平均水平。2018-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毕得医药销售费用分别为3835.11万元、5909.47万元、5071.82万元和 5392.61万元,同比研发费用几乎翻倍。

  同期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3.53%、23.77%、12.96%和12.64%,远高于行业平均值8.66%、8.45%、4.97%和5.43%。

  重营销轻研发的“以价取胜”商业模式是否可长期支撑业绩增长仍是未知数,去年才实现盈利的毕得医药其持续盈利能力扔存不确定性。

  此外,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偿债能力也弱于同行。2021年9月末,毕得医药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85倍、1.74倍和26.12%。同期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分别为7.93倍、6.21倍和17.17%。

  毕得医药在招股书中提示风险称,公司存在一定存货风险。2018-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存货的账面价值分别为7525.85万元、13052.66万元、21884.30万元和36508.34万元,占总资产比重较高,分别为46.39%、49.16%、43.11%和45.16%。其中库龄2年以上的存货余额占比分别为20.69%、22.27%、14.15%和11.30%。较大规模的存货将占用公司营运资金,影响经营性现金流、利润水平,以及增加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