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大战:媒体vs券商 究竟谁专业?


  原标题:“雪球”大战,媒体vs券商,究竟谁专业? 

  来源:券业行家

  来自监管的一纸公函,引发媒体和券商不同解读,行家也被卷入对“雪球”这一新鲜事物的探讨之中。

  复盘雪球“时间线”

  作为一款由券商发行的结构复杂的金融衍生品,“雪球结构”出现在行家的时间线中,其实比预期的要早。

  都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这不,行家根据现有证据不完全统计,列出了时间轴。

  2019年

  行家目测,某乎目前最早的关于“雪球结构”的科普贴,发布于2019年底。

  2020年

  关于“雪球结构”的讨论逐渐增多。

  行家关注的部分金融机构,也开始公开发布相关信息。比如,X泰元鑫在2020年12月预告,“将推出雪球系列产品”。

  2021年3月

  中国基金报、新浪财经等媒体陆续发布“券商收益凭证发行破万亿”的报道,称“雪球结构投资窗口期已至”。

  某乎涌入大量自问自答,并且以“稳赚不赔”等内容来吸引读者。

  2021年4月19日

  安信证券发布研报:《安信证券-安研衍选(第9期)研报:沪深300雪球结构交易机会》。

  2021年4月28日

  私募排排网在网络平台发布《2021的“网红”产品——雪球结构,震荡市中如何赚钱? 》。

  2021年5月8日

  自媒体“少数派投资”发布《雪球产品,难以帮你的财富滚雪球(少数派投资)》。

  2021年5月20日

  此前断更半年的“安信证券金融衍生品业务”公众号恢复更新,推送《诸葛小安喊你来答题之雪球测试》。

  2021年8月3日

  监管部门向各券商发文,要求强化“雪球”产品的风险管控,提醒券商持续强化风险意识,切实加强相关业务条线合规风控体系建设。

  2021年8月6日

  中国基金报以《一分钟售罄!“雪球”产品太火爆,监管重磅出手了!》标题报道前述监管动态。

  2021年8月11日

  自媒体@衍生品小汪更新《【再次辟谣】雪球不是I Kill U LATER》。

  2021年8月12日

  21世纪经济报道盘前发布《全面自查!5000亿网红“雪球”或成下一个血本无归的巨雷!“年息20%、稳赚不赔”?监管提醒风险》。

  同日,少数派投资重发了此前发布的文章。

  安信证券金融衍生品业务于盘后回应,《【辟谣】指数雪球不是雷》,其中提及@衍生品小汪 原文。

  上海证券报在深夜发文《关注你很久了!千亿规模“雪球”迎来监管点名,券商已启动自查》。

  2021年8月13日

  券商中国零点置顶发布《权威解读!“雪球”产品备受关注,规模并非5000亿元,投资产品不是和券商对赌,监管层最新警示!》。

  ……

  媒体“炮轰”火力大

  通过几家媒体报道,行家见识了同行的威力。

  8月12日盘前,9点19分,21世纪经济报道官微置顶发布了题为《全面自查!5000亿网红“雪球”或成下一个血本无归的巨雷!“年息20%、稳赚不赔”?监管提醒风险》的推文。

  通过文章的小标题,行家很快发现了这篇报道的主要观点。

  在“双重风险”一节,报道称,雪球类产品发行火爆的原因之一是“存在保证金交易模式”。

  这也就意味着,在保证金交易模式下,保证金率通常设置为20%-30%,参与者直接买入雪球结构期权,相当于提高了资金的杠杆,同等初始资金的条件下,若保证金率为20%,则可获得5倍的票息收入。当时间下跌时,投资人将承担严重亏损。

  事实上,在前期市场大幅的波动中,有券商人士表示,有个别挂钩单票的雪球产品的确引发敲入的风险。

  从文末精选留言来看,完全是“一边倒”的态势。

  少数派投资在8月12日重发了此前的推文,并以红色字体警示。

  普通投资者不具备预测指数的能力。那么买期权就和赌博无异,而投资者的对手方是理性。

  券业人士回应忙

  就在21世纪经济报道发文六个小时后,安信证券金融衍生品部通过其官微发声,标题就是《【辟谣】指数雪球不是雷》。

  虽然这篇发布于8月12日盘后盘后15时31分的紧急回应,并未点名道姓,但其中罗列的观点也是火药味十足。

  其一,针对100%预付金,不带杠杆的指数雪球产品,在不考虑税费的情况下,最大亏损为挂钩指数的实际跌幅,暴雷之说实为天方夜谭。

  安信证券幽默的表示,“如果强行要说本金全部亏损,那就意味着指数要跌到零(你没看错,意思是中证500指数跌!到!0!),那这也确实是一件难度系数极高的事情。”

  其二,Accumulator(累股证)和100%预付金指数雪球的本质区别,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构。

  其三,雪球也不应该被妖魔化,胡乱解读。有句话说的挺好,“传播情绪比传播知识本身门槛更低,更博眼球”。投资者应该秉承一个专业、严谨、负责任的态度来辩证的看待雪球产品。

  另据行家收到的爆料,也有一家大型券商的相关人士,亲自和媒体“理论”,称其出现了一定专业性错误。

  官媒介入大争论

  几乎是一夜之间,不止一家官媒下场争辩。

  8月12日晚间22点05分,上海证券报发布《关注你很久了!千亿规模“雪球”迎来监管点名,券商已启动自查》。

  8月13日凌晨0时01分,券商中国置顶发布《权威解读!“雪球”产品备受关注,规模并非5000亿元,投资产品不是和券商对赌,监管层最新警示!》

  在这篇报道中,相继援引了业内人士的说法:

  “目前雪球产品规模在千亿左右,证券公司不是在于投资者对赌,而是在保持自身风险敞口的中性的前提下帮助对市场持有相应观点的投资者实现他们的策略,所以雪球产品满足的是真正有风险承受能力,同时对市场有观点的投资者的需求,产品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合适的产品要卖给合适的人。”

  雪球产品虽然是衍生品,但是大部分雪球零售产品一般没有杠杆,最大的亏损和持有标的的本身一样,没有追补的义务。所以,市场不应该一谈衍生品就谈虎色变,衍生品只是工具,投资者应该要对产品有深入了解,一定要买适合自己的产品。

  今日午前,新华网转发了来自中国证券报提问《敲入敲出式券商收益凭证受追捧 监管部门要求强化风险管控》的报道。其中援引的观点也是三条。

  业内人士称,目前,“雪球”产品规模仅为千亿元左右。同时,近期随着中证500指数波动率下降,贴水减少,市场将发挥调节作用,证券公司近期已开始有意识地主动减少新产品发行,“雪球”产品规模已经出现了一定幅度下降。

  专家提醒,近期部分销售渠道将“雪球”按照“类固收”产品进行宣传,夸大收益,强调亏损概率极小。这将给投资者带来一定误解。

  业内人士指出,投资者投资“雪球”产品,并非与证券公司在对赌市场方向。“投资者持有对市场“温和看涨、区间震荡”的观点,证券公司不持有对市场的任何方向性观点,其目的是运用自身交易能力,帮助投资者在震荡行情下获得波动率收益。”

  此“雪球”非彼雪球

  正当媒体和券商争论之际,行家发现了一段插曲。

  因为品牌名称为“雪球”,这家“躺枪”的机构跳了出来。

  昨日,行家同步发布的平台出现了一则署名雪球的官方公告。大致意思是说,雪球结构产品与之无关。

  对这家“在线财富管理平台”,行家此前曾有报道,其旗下的蛋卷基金,作为第三方机构出现在中基协发布的销售基金规模排行榜中。

  在多方角力之际,一家与此无关的机构忽然发声,行家似乎觉得,这有些“抢注”的意味。

  应该如何看待雪球

  虽然是自媒体,行家一直秉持公允的态度,并且欢迎各家观点的讨论和碰撞。

  因为行家始终相信,真理越辩越明。

  另一方面,真相在于维度。

  做个比方,从二楼往下看,与从二十楼往下看,观感并不一致。前者很容易发现一些脏乱差的角落,后者却能见识城市优美的天际线。

  其实,雪球结构本身,作为期权市场的金融衍生品,一直是小众的存在。并且其从兴起至今并没有多久,只是这两年因为一些原因,导致“火出了圈”。

  不要说普通投资者,就连业内人士也未必说得出一二三来。本次大讨论,其实也有利于普及这一概念,起到投资者教育的作用。

  对于监管部门,防控风险是重中之重。正如前述媒体的报道,监管方面提出了三大风险:

  一是投资者销售适当性风险。

  二是证券公司对冲不充分的风险。

  三是表内亏损风险。

  同时,监管也对券商提出了几项要求。

  一是加强投资者准入及适当性管理,包括建立交易对手白名单准入制度、严格落实投资者适当性要求、销售行为管控及销售文件审查。

  具体而言,券商发行雪球产品,发现资管产品管理人及销售渠道存在未依法履行投资者适当性义务及夸张宣传的情况,应中止合作;在销售底层资产为雪球产品的资管产品过程中,严禁使用“保本”、“稳赚”等词汇诱导投资者购买或片面强调收益,客观揭示投资者可能面临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与投资者签订风险揭示书,充分提示相关亏损风险并进行留痕。

  二是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包括产品设计管控、风险敞口限额管理、提供敲入亏损情景处置机制及按业务实质进行风控指标计量。

  对于负有社会责任的新闻媒体,在对券商进行监督的同时,也有对投资者进行警示的作用。

  行家觉得,不能简单的打上“不专业”的标签,而对可能的风险视而不见。

  对可能“利益相关”的券商而言,行家认为,在进行营销活动的推送,务必要遵守监管要求,强调合规,并且要依法履行投资者适当性义务。退一万步说,如果发生什么纠纷,这也是为了保护券商自己。

  对普通投资者(门槛百万),行家希望做到兼听则明,不要偏执。在充分衡量个人风险承受力的前提下,做到量力而行,理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