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们是如何被抽贷玩残的?


来源:老枪财经

这两天广发银行抽贷(提前还贷)事件闹的全网沸腾 。过去30年,中国“死”于银行抽贷的民企大佬有多少,有人统计过吗? 今天老枪财经顺道给大家梳理一下银行的各种抽贷玩法,看看它们是如何把民企大佬们玩残的。

开局:老板们施展各种公关本领,想方设法从银行贷款,用N个融资主体,从银行贷出N笔贷款,构建一个规模为N亿的资金池。

中场:短贷长投,将银行贷款来的钱变成公司的资产,主要是土地、在建工程、工厂设备,以及各种牌照,尤其是稀缺的金融牌照(银行、保险、券商、信托牌照等等)。当然,这其中少不了各种大收购,就是买买买。。。 

 大佬们期待的结果是:用资产运转中带来的利润, 偿还银行利息。只要银行不抽贷,这套模式基本能运转下去。

但现实中,剧情往往会出现逆转。

一旦银行开启紧信贷三板斧:

1,抽贷——还款后不续贷。

2,压降——去掉纯担保,全部换抵押物,并大打折扣。

3,贷款短期化,不给流动性贷款,只给承兑汇票和信用证。

于是,银行贷款纷纷到期,大佬们前期苦心构筑的资金池基本被抽干。

接下来的故事是:银行贷款又到期了!老板为保征信记录,于是找过桥,但过桥资金进去,银行不续贷。然后,之前欠银行的钱,现在变成了欠高利贷的钱!

欠银行的钱是个麻烦,但欠过桥资金的钱,就是个更大的麻烦。然后,恶性循环开始,噩梦开始。。。

现在看看,大佬们的死穴在哪里?

第一:资金期限错配。 将短期贷款用于长期投资, 一旦产业周期发生变化或者政策环境发生巨变,就杯具了。 尤其可悲的是,中国的民企大佬,往往喜欢在周期顶峰加杠杆,而银行也喜欢在晴天送伞,各种主动送贷上门。 民企大佬们此时也最容易精血上头, 冷静不下来,嘿嘿,杯具的种子,就这样种下了。。。 

第二:资金池被抽干。比如3个亿的资金池,第一笔3000万到期,借过桥资金3000万,结果还进去出不来,变成2.7亿的银行贷款+3000万高利贷。接着又还一笔2000万,变成2.5亿银行贷款+5000万高利贷。

第三:危机初现。圈子里开始传,媒体开始加持热炒,某某老板快顶不住了,于是银行行长都知道了,后面的2.5亿纷纷准备抽贷。于是银行频繁进公司的门,高利贷则频繁进大佬的家门。

第四:恶性循环。圈子里开始流传其崩盘的消息,然后发不出薪水,然后员工开始恐慌,然后企业业务开始停摆,资产价值更下降,逐渐滑向资不抵债。债权人愈加紧张,各种动作开始纷纷出动,查封,诉讼,入驻接管等,风声鹤唳。于是,大佬们的噩梦开始了。

 债务悬崖边的七种大佬

现实中,那些岌岌可危的民企大佬的现状大概有几种:

1.尚未资金断链,但同时有N亿的银行贷款,下一笔银行贷款即将到期,还完后即资金断链;

2. 已经资金断链,同时有N亿的银行贷款,下一笔银行贷款即将到期;

3. 已经资金断链,同时有N亿的银行贷款+N千万的高利贷,但资产尚完好,工厂依然在运转,房产商铺依然在出租,公司总部各部门依然健全;

4. 已经资金断链,同时有N亿的银行贷款+N千万的高利贷,但资产已经在变差,工厂停工,公司总部核心人才已经流失,但银行尚未起诉查封;

5. 已经资金断链,同时有N亿的银行贷款+N千万的高利贷,但资产已经在变差,企业停工,公司核心人才流失,银行已经起诉和查封,正在走程序;

6. 有更糟的,家人受到高利贷威胁,六神无主,有跳楼之心;

7.  最后,被迫提前卷款跑路,出国或消失。但这条路其实最傻,永无翻身之日。

现实中,比较幸运的一种是,资金链已经断裂,但政府出手强力介入,最后往往以大佬出局,企业破产重整,各种债务洗白白,新股东入主,企业重生。

而最幸运的则是,大佬在面临银行突然抽贷,重大危机即将爆发之前,果断通过卖卖卖断臂求生,  虽然断掉一条臂,元气大伤,但最后还是能幸运地“捡下一条命”。。。这种最幸运的大佬,需要极其强大的理性和果敢,一般人根本没有那么强大的心脏。 那个大家已经熟知的大佬“国民公公”的故事,这里就不赘述了。

最后,下面这些大佬: 卢志强、张近东、王文学、黄其森、 张玉良、姚振华最后的结局会怎样,大家可以意淫一下, 不要对号入座就好。。。   

投资理财系列,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挤兑许家印,后果会怎样?

禹洲集团的房子你敢买吗?

卢志强和他的民生信托有多危险?

雪松信托离雪崩还有多远?

通胀来了,A股怎么办?

别犹豫,快上车!

2021年投资大展望

房地产系列:

值得警惕的开发商之金科股份

值得警惕的开发商之阳光城

碧桂园:“带血”的房子又来了!

深圳楼市调控的正确姿势

买房必备常识之2:大北京房价为什么最被低估?

买房必备常识之1:为什么要买房(2)?

买房必备常识之1:为什么要买房(1)?

谁在制造“华润4”的造富神话?

中国经济还会有下一个“蓄水池”吗?

蔚来未必有未来

王文学的几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