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双宽”预期提升 信用环境边际改善


  闫衍表示,在高度重视防范化解债券违约风险背景下,债券市场新增违约发行人有所减少;但债市信用风险仍在持续释放。今年以来监管部门为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促进债市高质量发展,发布一系列政策并对相关政策制度进行完善。随着防范化解债券违约风险政策效果的显现,前11个月债券市场新增违约发行人20余家,达到近三年来最低水平。但债券市场合计违约规模将近1800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的违约水平,债券市场债务违约呈现“一增一减”特征。此外,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下降,进一步加剧尾部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和风险压力。同时,需要关注民营房企风险暴露。近两年地产行业政策监管持续趋严,“三道红线”等调控政策使房地产企业外部融资渠道受到明显限制。与此同时,“集中供地”政策或将进一步压缩房地产企业盈利空间,对其资金调配及运营能力提出更大挑战。在债券方面,债券兑付延期/展期事件有所增加,发行人信用风险或延迟暴露。

  2018年以来,发行人与持有人达成债券展期协议的事件逐年递增,年内债券展期规模同比进一步增加近50%。债券展期兑付对于阶段性缓解发行人债务压力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否能真正解决发行人的债务兑付危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造血能力的修复,以及外部融资渠道的改善。

  中诚信国际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毛振华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将主要面临四方面的挑战,需要谨慎对待。一是疫情扰动仍存。二是政策转向常态化背景下,杠杆率增长虽有所放缓,但债务风险依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三是稳妥处理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四是供给侧瓶颈约束对生产修复和企业利润改善均存在负面影响,并预计明年部分领域的冲击仍将存在。

  毛振华建议,针对经济修复放缓与风险仍存的情况,应对宏观政策适度调整。首先要做好疫情防控与经济增长的平衡,科学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在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动态平衡中,宏观经济政策应更侧重稳增长,财政政策应继续减税降费促进消费,并结合“十四五”规划进行结构调整,并需重新认识高债务条件下流动性充裕的内涵,保持流动性适度宽松。应加强中长期的战略规划,“双碳战略”“科技自立自强”“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战略”等的推出从中长期来看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但要避免相关行业短期内快速且大幅度的调整加剧短期经济下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