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设备领军者,乘新能源之风扶摇直上—海目星(688559)深度报告


原标题:锂电设备领军者,乘新能源之风扶摇直上—海目星(688559)深度报告 来源:机械盛宴

投资要点

多元并举,激光+自动化布局成效凸显

①公司定位:激光及自动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成立于2008年,以研发激光器起家,目前主要提供与激光相关的切割、焊接等设备以及相应的自动化线,主要应用领域包括锂电、3C、钣金等。近几年受益于锂电和3C行业的发展,公司整体业绩实现快速增长。未来几年公司将聚焦锂电设备,凭借优秀的口碑和大客户基础拓展规模,有望扶摇直上。

②经营状况:营业收入持续增长,盈利能力有望提升。2020年公司营收为13.21亿元,2016年-2020年CAGR为44.86%,实现快速增长。此外,2020年疫情期间原材料采购成本及人工成本上涨,导致当年净利润下降,随着公司订单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及产品标准化的实施,规模效益将有效提振盈利能力。

激光行业:优质赛道,受益下游需求高景气

①激光产业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中国激光产业已走过黄金十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激光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十年间规模扩大十倍。我国激光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过程,目前已成为全球激光产业应用最大的国家之一,并已在某些领域领跑世界。

②下游应用广泛,多领域迎来高景气。激光加工凭借精准、高效等优势在下游锂电、消费电子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锂电行业为例,新能源政策出台带动动力电池需求大幅增长,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为63.6GWh,2014-2020年CAGR为60.5%。动力电池市场的蓬勃发展直接带动了激光装备需求的高增。我们预计,激光下游多个应用领域在未来几年或将迎来高景气。

③中国激光设备规模超600亿元,未来成长可期。2018年国内激光设备市场规模超600亿元,未来随着激光加工在多领域逐渐替代传统加工,对制造业的渗透比例有望持续提升,2024年激光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700亿元,具备长期成长空间。

锂电行业:景气度提升,锂电激光设备受益明显

①中国动力电池市场规模有望持续突破。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我国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竞争力将明显提高,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0%,并在2030年销量占比达到40%。新能源整车的需求提升将带动锂动力电池市场规模扩大,前瞻预测,到2026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②动力电池行业扩产进度加快,锂电设备市场空间广阔。考虑到2020年疫情导致电池厂资本开支推后,预计未来三年是锂电设备又一轮黄金周期。2022年全球产能有望提升至2020年的2倍,根据测算,2021-2022年,锂电设备年均新增市场空间接近500亿元,2023年接近600亿元,需求正迎来爆发。

③锂电激光设备:市场空间广阔,非标到标准化提升行业盈利水平。市场空间方面:根据我们测算,2021-2022年全球锂电激光设备年均市场空间超过130亿元,2023年达到180亿元,并有望在未来几年保持较高水平。行业盈利方面:在锂电激光设备标准化的进程中,设计变更等费用持续减少,费用率降低,带来行业整体净利率企稳向上,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海目星:激光领域的优秀加工商,锂电激光设备的开拓者

①公司持续完善激光及自动化领域布局。公司成立以来,主要技术产品不断迭代,并凭借其技术优势,斩获下游优质客户资源。与此同时,公司持续加大锂电技术的研发,截止2020年底,累计投资额达3109万元,远超计划投资规模,公司对锂电领域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②锂电激光设备先行者,受益行业标准化进程。公司高速激光制片机系业内先进产品,于2017年进行全球范围内销售,奠定了公司在锂电激光设备领域的龙头地位,2019年成功开拓特斯拉等全球头部客户。截止目前,公司持续推进高速激光制片机标准化进程,净利率有望趋稳向上。

③“技术+客户”双向优势,推动公司持续发展。技术层面:公司在激光器光学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取得显著优势。公司重点研发的极片缺陷智能跳切技术可以智能跳过有缺陷的区域,节约极片,并且在较高的跳切速度时仍可达到高精度切割。客户层面:公司持续挖掘下游优质客户资源,不断调整客户结构,近年来,公司获得特斯拉、CATL、蜂巢能源、中航锂电等行业知名客户大额订单,体现了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积极覆盖行业优质客户的产品战略方向。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公司是国内激光及自动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激光、自动化和智能化综合运用领域已形成较强的优势。受益于锂电及消费电子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叠加竞争格局持续优化,公司高成长可期。同时锂电激光设备行业标准化已基本定型,公司净利率有望趋稳回升。预计2021-2023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21亿元、2.51亿元、4.68亿元,对应PE分别为79、38、22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动力电池被其他能源替代的风险,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的经营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引用公开资料信息滞后的风险,订单波动或实施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测算偏差的风险。

投资主题

报告亮点

在动力电池行业加速扩产的背景下,看好海目星的成长性。公司层面,作为国内锂电激光设备的龙头,业内率先实现高速激光制片机的量产,核心性能(如切割速度等)业内领先,竞争优势明显,客户资源优质(2019年成为特斯拉该款设备国内唯一供应商)。行业层面,动力电池行业迎来扩产潮,未来三年,全球锂电激光设备市场需求合计超过400亿元,市场空间广阔,为公司订单和业绩的持续高增提升较强支撑,公司具备β+α双重逻辑。

投资逻辑

动力电池迎扩产潮,锂电激光设备龙头开启高成长模式。公司动力电池生产设备包括两类:①高速激光制片机。公司在业务率先实现该款设备的量产,具备先发优势,下游客户主要为动力电池头部厂商(CATL、中航锂电、蜂巢能源等),并在2019年成功开拓特斯拉等全球头部客户,产品竞争力凸显。截止目前,公司持续推进高速激光制片机标准化进程,有望带动公司整体净利率提升。②以焊接为主的电芯装配线。公司已实现从出售单台设备到提供整条装配线的升级,可自主生产的设备包括全自动软连接焊接机、超声波焊接机、顶盖焊接机、密封钉焊接机,以及入壳机、配对机、包膜机等自动化设备。公司装配线的量产稳定性和生产质量已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在动力电池大幅扩产的背景下,公司产能供不应求,订单快速增长,已打开未来高成长空间。

关键假设、估值与盈利预测

(1)锂电业务:在动力电池行业快速扩产背景下,公司锂电激光设备竞争力突出,客户资源优质,产能决定订单和业绩弹性,预计未来三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2)3C业务:公司3C业务绑定大客户(苹果、华为、富士康、立讯精密、京东方等),订单有保障,在3C行业平稳发展的背景下,假设公司该业务保持平稳增长。

(3)钣金业务:2020年,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公司钣金切割机单价下滑,导致毛利率下滑显著(来源:公司公告)。2021年以来,由于中国制造业回暖,钣金切割设备需求旺盛,其售价保持稳定,预计公司钣金激光切割设备的毛利率将保持稳定。假设该业务收入保持平稳。

根据上述假设,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9.88亿元、31.43亿元、48.27亿元;分别同比+50.55%、+58.15%、+53.55%,净利润分别为1.21亿元、2.51亿元、4.68亿元;分别同比+56.29%、+107.41%、+86.18%。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正文分析

1、多元并举,激光+自动化布局成效凸显

1.1、公司定位:激光及自动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从便携激光器到激光精密设备,公司业务和技术逐步走向成熟。2008年公司成立,当年推出便携激光机,次年蚀刻模板激光机问世。2009-2011年,公司相继开发优质客户富士康、伟创力和华为等,完成了从为小客户提供产品的企业向为大客户提供产品的龙头企业转型。2012-2014年公司持续进行人才引进,增强技术研发能力。2015年公司涉足锂电行业,与宁德时代合作,推动激光极耳切割技术的产业化,并在同年研发出新能源行业专用设备,推出首台激光精密设备。考虑到锂电行业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于2017年成立江门海目星和江苏海目星,主要从事锂电激光焊接和切割等业务。2019年,江门、江苏基地正式投产。2020年9月9日公司成功在科创板上市。目前,公司已成为激光、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商,并在激光、自动化和智能化综合运用领域已形成较强的优势。

受益锂电和3C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营收规模高速增长。公司主要提供与激光相关的切割和焊接等设备,主要应用领域包括锂电、3C和钣金行业。近几年锂电和3C行业的快速发展驱动公司营收规模高速增长,2016-2019年,锂电和3C板块收入CAGR分别为39.37%,42.22%。此外,钣金业务近几年保持平稳态势。

1.2、经营状况:营业收入持续增长,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近年来,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保持快速增长,营收从2016年3亿元增长至2020年13.21亿元,CAGR为44.86%;归母净利润从2016年的885.47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7735.05万元,CAGR为50.42%。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10%;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46.86%,原因系疫情期间,原材料采购成本及人工成本上涨,导致净利润下降。随着公司订单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及产品标准化的实施,规模效益将有效提振盈利能力。

产能扩充,预计未来盈利能力将逐渐提升。从市场角度来看,2017年开始,受外部环境影响,市场需求持续走强,公司的毛利率、净利率都有所提升。从公司角度来看,公司主营产品技术、质量及口碑不断得到市场认可,公司竞争地位有所提高,并带动业务规模增长。公司2020年毛利率为29.94%,同比降低6.31pct;净利率为5.86%,同比降低8.24pct。主要原因是公司产能受限,外协加工数量增加,带动制造费用增长较快。随着江苏生产基地“投转固”的完成,公司产能将进一步扩充,外协加工制造费用将会降低,进而带动公司盈利能力逐渐提升。

期间费用率较为稳定。2020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7.86%,同比减少0.84pct;管理费用率为13.21%,同比减少2.34pct;财务费用率为1.38%,同比增加0.76pct,整体期间费用率较为稳定。

应收账款周转加快,订单增加导致存货周转天数上升。2017年以来,公司的应收账款天数明显下降,2020年为124.15天,表明公司回款效率有所提升。公司存货周转天数有所上升,主要原因系公司规模扩大、订单快速增加,对应的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及在产品增加。预计随着产能扩充完毕,订单消化加快,存货周转率有望提升。

1.3、股权结构:员工激励充分,子公司职能明确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赵盛宇先生,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其直接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1.20%,并且通过鞍山海康、海目星投资和深海创投(此三家合伙企业为同一控制关系)间接控股32.82%,总计控股比例为34.02%。

员工激励充分,业绩考核指标彰显发展信心。2021年6月,公司公告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等319人实施激励,包括董事长赵盛宇、副董事长聂水斌等核心管理层。授予的股票数量为700万股(首次授予的数量为585.90万股,7月16日已发布授予公告),约占股本的3.50%,授予价格为14.56元/股。业绩考核层面,若要实现限制性股票100%归属,公司2020-2023年收入CAGR为32.05%,充分彰显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子公司职能明确,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公司2019年在境外设立全资子公司意大利海目星和美国海目星,主要从事金属切割焊接装备、锂电池加工自动化装配以及配件的进出口贸易、组装、销售。境内累计有5家子公司,其中广州海目星主营钣金激光切割设备业务,江门海目星主营激光焊接机的研制与销售。发行人为扩大生产规模、加强长三角地区市场覆盖,于2017年设立江苏海目星,主营业务为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常州海目星为新建主体,分担江苏海目星部分生产职能。

2、激光行业:优质赛道,受益下游需求高景气

2.1、激光产业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激光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激光较之普通光源具有单色性好、亮度高、方向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制造、医疗、军事等众多领域。应用方面,激光正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日益拓展应用领域,逐步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在高端制造领域,高功率激光设备在切割、焊接、测量、打标等环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激光与生物学、医学治疗及诊断、制药科学相结合,激光抗癌和物理治疗、激光手术、激光诊断、激光眼科治疗、激光美容已普遍进入医学各分诊疗科室。(具体下游应用领域将在2.2节展开论述)

激光器:激光器是激光的发生装置,是激光设备中最核心的零部件,在成套激光设备中,激光器的价值占比超过25%,包含激光器在内的激光元部件占比接近50%。从结构上来说,激光器有三大功能部件:泵浦源、增益介质、谐振腔。其中,泵浦源为激光器提供光源、增益介质(也成为工作物质)吸收泵浦源提供的能量后将光源放大,谐振腔为泵浦光源与增益介质之间的回路,谐振腔荡选模输出激光。

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激光产业已走过黄金十年。我国激光产业的发端源自1961年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出的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至今已走过近六十年发展道路。从时间节点来看,2008年是一个分水岭,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激光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十年间规模扩大十倍(数据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张庆茂);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激光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过程,目前已成为全球激光产业应用最大的国家之一,并已在某些领域领跑世界(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张庆茂)

政策利好推动激光加工制造业蓬勃发展。智能装备行业属于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其技术应用范围较广,涉及国民经济的众多行业,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环节。为实现我国智能装备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鼓励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2.2、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多领域迎来高景气

激光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材料加工与光刻领域、通信与光存储领域、科研与军事领域、医疗与美容领域、仪器与传感器领域及娱乐、显示与打印领域。其中材料加工与光刻的应用领域占比最大,占整体规模的45%。受益于低碳环保理念以及社会科技的发展,激光加工在锂电、消费电子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锂动力电池: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进程加快的带动下,中国车用动力电池需求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零部件中,动力电池在整车成本中所占比例高,也直接决定整车续航里程。2014年以来动力电池的新增装机量开始快速上升,到2020年达到63.6GWh,2014-2020年CAGR为60.5%。动力电池应用市场的蓬勃发展直接带动了激光装备市场的增长。(注:公司未来发展看点是锂电行业,因此该部分专门在第三章进行详细论述)

激光加工在锂离子电池生产中应用广泛。一般来说,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有三种:前端设备、中端设备和后端设备。设备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生产量和一致性。激光加工技术作为传统焊接技术的替代品,没有污染,没有耗材,更快的激光清洗也开始取代传统的化学方法,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这将成为未来锂离子电池运营的主要方向。

消费电子:受益于5G手机渗透率提升,行业需求依旧强劲。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来,消费电子行业固定投资完成额持续增长,到2020年已达2.05万亿元,CAGR为18.05%。随着5G换机进程的推进,消费电子行业进入新一轮创新周期。根据IDC预测,5G手机出货量占比将从2020年19%增长至2024年的58%,5G手机渗透率提升很大程度上拉动了近乎疲软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平稳增长。其中,2020年中国市场的5G出货量占全球的比例高达67.7%。预计未来中国3C市场整体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伴随市场内部精密产品比例提高,助推相关激光加工设备需求持续增长。

激光加工在消费电子中应用广泛。激光加工凭借高效率、高质量,低耗材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数码相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以平板显示器为例,其使用的LED基于氮化镓(GaN)制造,相比于传统的单切加工,激光刻划已成为首选方法。通过光束聚焦到只有几微米或更小的光斑大小,激光刻划能够远远窄于锯痕,并且显著减少边缘损伤(开裂和剥落)。激光加工可以带来更高的产量和更低的单位成本。另外,紧密聚焦能够以更低的激光功率进行快速刻划,从而减少激光运行的成本。

2.3、中国激光设备规模超600亿元,未来成长可期

全球来看,2019年激光器销售额达147.3亿美元,呈稳步增长态势。激光器是激光设备中最核心的零部件,全球激光器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19年达到147.3亿美元,同比增长7.05%,较2018年增速提高1.77pct。未来随着飞机、汽车等工业领域向复合材料转变,高功率激光器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全球激光器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2019年全球工业激光器销售额为51.5亿美元,光纤激光器占比过半。工业激光器主要应用于材料加工领域。根据《国际工业激光商业行情》数据,2019年全球工业激光器销售收入为51.5亿美元,同比增长1.8%,约占全球激光器整体销售额的35.0%。其中,光纤激光器销售额遥遥领先,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1.7亿美元增至2019年的27.4亿美元,复合增速超过30%,占工业激光器销售额的比重也从2015年的40.8%提升至2019年的53.3%,是市场份额最大的工业激光器品类。

国内来看,2024年激光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超1700亿元。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8年国内激光设备市场规模为605亿元,激光元器件(含激光器)市场规模为288亿元,2011年以来增速可观。未来随着激光加工逐渐替代传统加工方式,对制造业的渗透比例有望持续提升,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4年,我国激光产业(即上游元器件和材料、中游激光设备,下游激光加工服务)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4301亿元,按照中游激光设备占比40%计算,其市场规模有望超1700亿元,2018-2024年CAGR约为19%,具备广阔的成长空间。

3、锂电行业:景气度提升,锂电激光设备受益明显

3.1、中国动力电池市场规模有望持续突破

技术变革+政策向好,新能源汽车技术前景广阔。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发展,全国销量由2010年的0.5万辆增长至2020年136.7万辆,占全国汽车总销量约5.4%。在能源技术变革及特斯拉等新兴科技企业的带动下,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快速增长。根据我国工信部等起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我国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竞争力将明显提高,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0%,并在2030年销量占比达到40%,政策支持叠加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有望拉动激光加工设备需求快速增长。

结合下游行业发展的需求来看,我国动力锂电池需求将不断攀升。在政策层面,国家力推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新车销量的比重提升至20%,我国还有接近15%的提升空间。加上在“十四五”开年之际,国家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着重突破高安全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全国各省市也响应国家号召推出了相应的新能源汽车政策规划。由此可见,我国动力锂电池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前瞻预测,到2026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

动力电池装机集中度继续提升。2019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TOP10企业合计装机量为55.78GWh,国内占比为89.42%。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TOP10企业合计装机量约为58.44GWh,同比增长4.77%,国内占比为91.8%,同比增长2.38pct。其中宁德时代以50%的市场份额占据首位,比亚迪与LG化学紧随其后,前三大公司总计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71.4%。

锂电厂商产能扩张未受疫情影响。2021年锂电龙头宁德时代预计总产能可达166GWh;比亚迪排名第二,产能达85GWh,第一梯队仍保持较平稳的产能扩张布局。第二梯队中,为满足订单需求,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孚能科技均加速扩产。2021年国内主要锂电厂商合计产能可达398GWh,与去年相比,新增产能168GWh,预计未来锂电池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2、动力电池行业扩产加快,锂电设备市场空间广阔

锂电池生产复杂性决定锂电设备的技术先进性。锂离子电池生产的工艺流程一般分为极片制作、电芯组装、后处理(激活电芯)三大步骤,分别为前中后三道工序。锂电池的核心设备包括前段的搅拌机、涂布机和辊压机等,中段的卷绕机、叠片机和焊接机等,后段的化成分容设备。

锂电整段设备中前段设备价值量占比最大。根据产业调研,目前国内动力电池每GWh的设备投资额大约在1.5亿-1.8亿元之间。锂电整段设备中:①前段设备投资额占比最高,约为40%。其中1GWh所需高速激光制片机约为6台,单台价格在200-250万元之间,占设备投资额的比例约为10%。目前高速激光制片机主要由海目星和大族激光提供,已基本实现国产化;②中段设备占锂电设备投资额的比例约为30%,其中电芯装配线价值量约为2000-3000万元,占设备投资额比例约为15%。目前电芯装配线主要由海目星、大族激光联赢激光提供;③后段设备占设备投资额的比例约30%,以化成分容设备为主。

考虑到2020年疫情导致电池厂资本开支推后,预计未来三年是锂电设备又一轮黄金周期。基于3.1节介绍的锂电厂商产能扩张规划,并根据单GWh对应的投资额进而测算出锂电设备的市场空间。2022年全球产能有望提升至2020年的2倍,根据测算,2021-2022年锂电设备年均新增市场空间接近500亿元,2023年接近600亿元,需求正迎来爆发。

上述测算仅为考虑每年新建产能对应的设备市场空间。2021-2023年,动力电池供需缺口导致行业以快速的新建产能为主,2023年及以后,随着产能瓶颈期过去,行业新增产能边际放缓,而在巨大的存量产能背景下,新旧产能转换有望逐渐加快,进而对锂电设备产生更新需求。根据五年一代的设备更新周期,2023-2025年,锂电设备的更新需求为94亿元、176亿元、273亿元,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3.3、锂电激光设备:市场空间广阔,非标到标准化提升行业盈利水平

激光技术的独特优势成为锂电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锂电池制造设备一般为前段设备、中段设备、后段设备三种,其设备精度和自动化水平将会直接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一致性。而激光加工技术因为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在锂电池行业的电芯和模组等激光焊接、极片材料切割,打标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锂电激光设备市场前景广阔。动力电池厂商产线中,所需激光设备的环节包括模切以及电芯组装(具体流程见4.2节),1GWh对应5000万元左右的投资额(模切+电芯组装)。同时根据图表30可测算,2021-2022年全球锂电激光设备年均市场空间超过130亿元,2023年达到180亿元,并有望在未来几年保持较高水平。因此我们判断,锂电激光设备未来仍具备较高的投资空间。

锂电激光设备正在实现从非标到标准化的转型。2017年极耳切割机在全球范围内正式量产,起初下游客户对切割速度要求不一,导致产品大多为非标产品。目前极耳切割已趋于标准化,并且切割速度从原来28m/min逐步提升至60m/min-90m/min。在其他方面,加工的幅宽、分切、裁断从原来客户选配开发定制化机型,到当前生产统一的标准化设备,体现出锂电设备行业从非标到标准化的演变。

与此同时,国家标准化政策的出台极大推进了设备标准化的进程。2015年国家正式发布有关锂离子电池制造装备的行业标准—JB/T12763—2015《锂离子电芯卷绕设备》。其对锂离子电芯卷绕设备的型号、技术参数、基本要求、外观、装配质量、安全保护、电气系统、噪声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同时对验收、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也作了相应规范。作为锂离子电池制造装备领域唯一正式发布的行业标准,对其他设备的标准化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引作用。

锂电激光设备标准化,有望带动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提升。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锂电激光设备从早期客户定制化要求到现如今标准化的普及应用,在产品的设计变更环节上有重要的体现。锂电行业初创期,下游客户产品的定制方案有所不同,产品型号的变更直接导致设计变更费用的提高,进而使得行业整体成本较高。在产品的标准化过程中,设计变更费用减少,费用率降低,进而有望带动行业整体净利率趋稳向上

4、海目星:激光领域的优秀加工商,锂电激光设备的开拓者

4.1、公司持续完善激光及自动化领域布局

公司成立以来主要产品不断迭代。公司的激光器、锂电激光设备、3C激光设备、钣金激光设备不断实现迭代更新及谱系拓展。①锂电领域:产品主要用于锂电池生产的前段、中段工艺,公司先后研发出高速激光制片机、全自动方形铝壳电池装配线、电芯干燥线等设备;②3C领域:产品种类丰富、下游客户应用场景各异,公司开发并推出了全自动精密线路板激光切割设备、PCB激光打标机、全面屏全自动激光切割机等产品。

公司在锂电、3C领域拥有下游优质的客户资源。①在锂电领域,公司作为国内重要的动力电池设备供应商,自成立以来就定位于服务下游各应用场景的龙头企业,专注于优势产品的推广,并不断巩固产品领先性。经过不懈努力,公司拓展下游客户包括宁德时代、特斯拉、力神、长城汽车、蜂巢能源、中航锂电、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国内国际主流动力电池企业。②在3C领域,凭借对激光及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多年技术积淀,设计并研发出了满足各类客户需求的高质量设备,目前公司下游覆盖的客户包括Apple、华为、富士康、伟创力、比亚迪、京东方、蓝思科技等。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重点开发核心技术。公司2020年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全年研发费用为1.07亿元,同比增长21.29%。2020年度完成18个研究项目,截止目前仍有17个项目在研发。我们认为,公司加大核心技术开发,将继续扩大激光及自动化领域的优势,为跻身国际前列做好准备。

突出锂电池领域研发投入,在研技术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动力电池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外壳部分和众多的电池模组,其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领域。公司在动力电池智能装配技术上加大投入金额,2020年投入2222万元,累计已投3109万元,远超计划投资规模,表明锂电池未来发展方向明确。公司将持续增加锂电池领域的投资,增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带动公司业绩向好发展

4.2、锂电激光设备先行者,受益行业标准化进程

锂电激光设备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公司的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覆盖了下游方形、圆柱及软包电池的部分生产环节。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产品主要包括:高速激光制片机、电池装配线、电芯干燥线等,覆盖了极片制片、电芯装配、烘烤干燥等动力电池生产。近年来公司动力电池营业收入持续呈增长趋势,2020年由于新增特斯拉以及Apple、赛尔康等客户,实现收入进一步提升。公司2020年动力电池营业收入为4.86亿元,较上年增长45.95%,占总营业收入36.79%。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公司在手订单约8亿元(含税),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公司在手订单约为17亿元(含税)同比增长112%,其中锂电订单占比较大,由于2021年的收入取决于2020年的在手订单,因此我们预计,今年公司的锂电激光设备营业收入将保持继续增长的态势。

公司的锂电激光设备主要包括:①高速激光制片机;②以激光焊接机为主的全自动方形铝壳电池装配线。由于这两款设备处于行业的龙头地位,是行业先进技术的标准,因此本节将围绕其进行重点介绍

高速激光制片机主要用于锂电池极片两侧的金属箔材上切割极耳。其工作原理是激光光束聚焦能量,按照设定程序,高速切割电极箔材。切割过程中用到CCD拍照、光电传感器检测等技术,能实现无耗材,速度快,切割质量稳定。此外,还可根据电芯工艺切出间距和形状不同的极耳,设计灵活性高,适用于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电池。公司的高速激光制片机来料最大幅宽400-1400mm不等,极耳最大高度可达30mm,产能达60m/min,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其中立式高速激光制片机具备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等优势,备受下游客户青睐。

高速激光制片机即将完成从非标到标准化的转变。公司2015年进入锂电行业,主要集中在高速激光制片机和中段电芯装配部分的设备,其中,高速激光制片机是比较新的技术应用,公司该款设备在行业内是最早实现量产的极耳切割设备,目前合作客户均为行业的头部客户(CATL、ATL、中航锂电、长城汽车、蜂巢能源、力神、亿纬锂能等)。2019年底,公司获得来自特斯拉的高速激光制片机订单,而特斯拉作为全球新能源巨头公司,对技术标准要求较高,这充分证明了公司设备的先进性。目前,公司正在推动高速激光制片机标准化进程,我们认为,随着公司锂电激光设备的标准化转变,进而减少设计变更费用,预计公司净利率有望企稳提升。

锂电池生产装配方面,公司已完成从生产单台设备到整条装配线的完整升级。公司自主研发的电池装配线主要包括全自动软连接焊接机、超声波焊接机、顶盖焊接机、密封钉焊接机等。电芯产品封装历经多道工序实现从预热到组装成品的完整工艺流程,公司2012-2015年间完成了入壳机、顶盖焊机、包膜机等的研发,并于2016-2017年研发出配对机、超声波焊接机、氦检机等设备,进一步完善了整条装配线,实现了从出售单台设备到出售整条生产线的转型

电芯产品封装流程复杂繁琐,涉及工序较多,因此对激光加工设备的要求也较高。公司自主研发的激光焊接机有提升效率、保证精度、质量稳定等优势,并且装配线的量产稳定性和生产质量已经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公司从出售单台设备到出售整条装配线的转变,提升了公司附加值,也为下游锂电池厂商提供更加便捷的产品供应渠道,持续吸引下游优质客户的订单需求,进而带动锂电激光设备营业收入的大幅提升

公司自主研发的HT-WC系列精密激光焊接机为公司标准化产品之一。该设备使用连续的光纤激光器,配合控制软件,可实现特殊焊点的效果,并且光束质量好、光斑小,可以实现外观和强的俱佳的精密焊接。同时运用振镜+同轴视觉定位+三轴电动平台,集大幅面与高精度于一体,电光转换率高达30%。该设备可应用于锂电池的极耳焊接、精密零件点焊以及锂电池盖帽等加工工艺,其不同的焊接模式也对应不同的应用范围。

随着动力电池行业扩产高峰将至,公司高速激光制片机和电芯装配线均有望充分受益。公司是行业内最早研发高速激光制片机的企业,并推动了其产业化的进程,技术具备领先性,竞争力突出,在行业主要客户中的占比较高。2017-2019年,该设备呈快速发展趋势,2019年销售收入为1.59亿元,同比增长148.44%,目前高速激光制片机已迎来标准化。此外,电芯装配线收入保持稳健,2019年与高速激光制片机收入接近,预计未来仍将保持该比例,迎来快速增长。

4.3、“技术+客户”双向优势,推动公司持续发展

技术优势:公司在激光器光学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取得显著优势。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激光器光学及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锂电、3C、钣金相关设备。其中应用于高速激光制片机的电池极片激光切割技术以及激光极耳跳切技术均为行业领先技术。公司重点研发的极片缺陷智能跳切技术可以智能跳过有缺陷的区域,节约极片,并且在保持较高的跳切速度时仍可达到高精度切割。公司技术的迭代进步进而带动产品的优质发展。

客户优势:坚持大客户战略,积极覆盖优质客户。公司成立之初便进入富士康、伟创力和华为等大客户,此后通过优质产品,持续强化大客户战略,近年来,公司获得CATL、蜂巢能源、中航锂电等行业知名客户大额订单,不仅带动产品的收入增长,而且丰富了行业经验,提升了竞争力。2019年公司锂电激光设备在行业知名客户的销售收入为3.16亿元,占同期锂电激光设备总收入95.09%,同比增加25.42pct。客户结构的调整优化体现了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积极覆盖行业龙头或优质客户的产品战略方向。

此外,2019年12月,公司与特斯拉签署销售合同,订单总额达1105.32万美元,系公司首次实现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对境外龙头客户的订单落地,未来有望进一步覆盖境外动力电池行业龙头客户。

5、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公司是国内激光及自动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激光、自动化和智能化综合运用领域已形成较强的优势。近年来,受益于锂电和消费电子高速发展,叠加竞争格局持续优化,公司高成长可期。同时,随着公司江海棠工业园和江苏海目星项目的投转固,公司产能将得到大幅提升,业绩有望进入释放期。预计2021-2023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21亿元、2.51亿元、4.68亿元,对应PE分别为79、38、22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6、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激光及自动化设备的市场需求量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若宏观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动化设备下游制造业产能投放需求放缓,新能源动力电池、消费类电子等下游行业的激光及自动激光及自动化设备需求量将会有所下降,进而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等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上游激光及自动化设备产业的蓬勃发展,激光及自动化设备行业迎来了产能扩张期。同时激光领域迎来资本投资的热潮,相关企业的加入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司市场份额相对较小,若未来公司在与同行业对手竞争过程中未能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将会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引发的核心竞争力削弱、市场份额萎缩、盈利能力降低的风险。

动力电池被其他能源替代的风险。

现阶段,国内的燃料电池市场处于产业发展初期,完整的产业链尚未形成,对应各环节的生产设备在国内尚未有成熟的产品,目前氢燃料产业链的设备主要依靠国外进口或从其它相关领域延伸开发。由于未来技术革新的发生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如果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不排除替代锂离子动力电池,而公司因对新产品研发不能及时供应与之匹配的新产品,将对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的经营风险。

受2020年1月中下旬开始在全球范围陆续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各行各业均受到了冲击,公司的生产经营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采购方面,受政府管控措施及疫情影响,公司主要供应商复工复产进度有所延迟,物流运输能力有所下降;生产方面,为落实当地政府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复工复产有所延迟;销售方面,受疫情的影响,主要客户复工复产的时间有所延后,短期内订单需求及设备验收进度有所延迟。

汇率波动的风险。

公司的销售收入中有部分为外销收入,外销收入主要以美元结算,因此汇率波动特别是人民币升值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会产生一定影响。如果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一方面,以外币计价的出口产品价格提高会影响本公司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存在客户流失或者订单转移至其他国家的风险;另一方面,公司因出口而持有的外币资产将随着人民币升值而有所贬值,从而影响经营利润。

引用公开资料信息滞后的风险。

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数据等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订单波动或实施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司收入取决于去年的在手订单,若因特殊情况导致实施进度未达预期,可能存在未来收入不达预期的风险。

业测算偏差的风险。

对行业整体的规模、增速测算可能会存在偏差,进而会影响到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测。

文章来源:《海目星:锂电设备领军者,乘新能源之风扶摇直上》—20210719

特别声明

本订阅号为中泰证券机械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中泰证券机械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中泰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报告的摘编而产生的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中泰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中泰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中泰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订阅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中泰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中泰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中泰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机械组介绍

冯胜,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执业编号:S0740519050004

。硕士毕业于南开大学世界经济专业,本科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3年机械行业实业工作经验,6年证券公司机械行业研究经验;具备深厚的产业资源,熟悉企业发展规律和运营管理,对产业与资本的结合具有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机械行业细分领域全覆盖。2019年5月加入中泰证券研究所,2020年机械行业新财富入围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