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冲击港股二次上市 曾遭高瓴多次减持清仓


  作者:shu

  “蔚小理”再聚港交所。

  2月28日,蔚来集团(下文简称“蔚来”)宣布已通过香港联交所聆讯,获得在港交所主板二次上市的原则上批准。A类普通股预计将于2022年3月10日起在香港联交所流通买卖,股票代码为“9866”。届时,蔚来将成为继小鹏汽车、理想汽车之后第3个实现二次上市的造车新势力。

  值得一提的是,蔚来本次采用了介绍上市的方式,不涉及新股发行和资金募集。据公开报道显示,蔚来二次上市的主要目的是为公司投资者提供备选的交易地点,缓释地缘政治风险,扩大投资者群体的同时不稀释现有股东利益。

  成立于2014年,蔚来是由李斌、刘强东、李想、腾讯、高瓴资本和顺为资本联合发起创办的智能电动汽车研发商,成立之初以高端电动超级跑车为定位。短短4年便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是造车新势力中最早登上二级市场舞台的公司。

  据天眼查和美国证监会SEC招股书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蔚来在上市前共完成4轮融资,总金额超23亿美元,银行借贷金额共计47.65亿元人民币,折合约7.2亿美元。

  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蔚来耗时一年分3次完成了A轮融资,总融资额约为3.46亿美元。投资方以联合创始人为主,其中,李斌本人出资1.5亿美元,李想出资1500万美元,高瓴资本、顺为资本、腾讯投资、红杉中国和愉悦资本等机构共计投资超1.5亿美元。

  仅4个月后,蔚来开启了B轮融资之路,老股东高瓴资本、顺为资本、腾讯资本、红杉中国、愉悦资本纷纷加码,共募集约3.35亿美元。IDG资本、联想创投、TPG Growth、Temasek淡马锡、和玉资本及兰石创投等中外知名机构躬身入局,新股东注资超2亿美元。

  2017年3月的5.27亿美元C轮融资中,除了原股东的持续跟投,蔚来还引入了外资和中资券商银行等金融机构旗下的股权投资机构,瑞银集团UBS、海通国际、广发信德和招商局集团等均位列其中。据招股书披露的借贷信息显示,蔚来在C轮融资期间向南京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杭州银行和浙江招商银行借款约15.5亿元人民币。

  冲击美股前的最后一轮D轮融资,蔚来仅用了2个月便完成,总金额高达11.43亿美元,由腾讯资本领投,老牌投资机构Baillie Gifford、Lone Pine、湖北科投、华夏基金和海峡私募基金等投资方参与。同年,蔚来推出了首款量产电动车ES8纯电动7座SUV,补贴后售价区间为37.54-47.54万元。

  作为蔚来的联合创始人和持续支持的老股东,高瓴资本在蔚来上市前为其输血超1亿美元,持股7.5%。上市后还曾参与认购,购买价值1000万美元的债券。然而,截止2019年12月31日,高瓴资本已跌出持股超5%的股东列表。

  细究蔚来的股东变动明细及高瓴资本二级市场基金管理人HHLR Advisors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交的季度持仓报表13F,不难发现代表高瓴一级市场的投资机构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早于2019年9月退出,同期二级市场管理机构Hillhouse Capital Advisor(后更名为HHLR Advisor)进入,仅持有1个季度便清仓退出,而彼时蔚来的股价已跌至“1美元”退市红线边缘。

  不过,自2020年起,蔚来股价逆势上涨,6月已重新攀升至发行价格。第二季度交付量破万,单季总营收为37.189亿元。新能源车赛道似乎迎来了曙光,高瓴再度出手,2020年9月购入241.18万股,市值约5117.73万美元。

  受芯片和汽车内饰短缺的影响,蔚来的交付表现并不稳定。2020年10月因生产线调整停线,交付量由9月的单月破万断崖式下滑至3667辆。股价也相应下滑,年底之际高瓴再次全线撤离。

  2021年年初,蔚来迎来了高光时刻,股价一度飙升至每股66.99美元,是发行价的10倍有余。2021年第一季度,蔚来共交付20060台新车,同比增长422.7%,环比增长15.6%。形势大好,高瓴顺势加持。据HHLR Advisors的13F披露,2021年3月其购入12.72万股,6月增至85.92万股。

  11月蔚来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去年前三季度的总营收为262.36亿元,同比增长172.81%,但扣非后净亏损为83.93亿元,同比扩大103.78%。新车交付量不及小鹏和理想,甚至有被第二梯队的哪吒、零跑反超之势。股价跌跌不休,高瓴最终还是选择抛售了蔚来部分股份,减持至35万股。

来源:公司公告和HHLR Advisors 13F  上市公司研究院整理来源:公司公告和HHLR Advisors 13F  上市公司研究院整理 来源:wind来源:wind

  新年伊始,蔚来发布了第六款新车ET5并承诺年内交付,高调宣布跨界造手机,欣欣向荣的表面却难掩供应链危机,新能源补贴退坡30%带来的价格上涨也是影响市场份额和销量的隐患。二次上市的蔚来,能在港股找到未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