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分拆半导体上市再进一步 依赖母公司成发展最大的槛?


  文 | 李春莲 王镜茹

  10月25日晚间,比亚迪发布公告称,香港联交所同意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并同意豁免公司向公司股东提供保证配额。

  比亚迪表示,分拆将提升比亚迪半导体多渠道融资能力和品牌效应,提高比亚迪半导体公司治理水平和财务透明度,并实现其与比亚迪的业务分离,为成为高效、智能、集成的新型半导体供应商打下坚实基础。

  比亚迪方面强调,公司不会因本次分拆上市而丧失对比亚迪半导体的控制权。

  此前,因发行人评估机构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比亚迪半导体上市进程曾被迫按下“暂停键”。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比亚迪将半导体业务分拆,能够更有机会促进半导体板块的概念增值。”

  供应链开放战略

  5月26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比亚迪半导体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多名战略投资者,合计增资19亿元。比亚迪半导体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共14名,包括红杉资本,中金资本以及国投创新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

  比亚迪半导体成功引进战投点燃了资本市场对比亚迪产业链价值的信心。

  有业内人士认为:“比亚迪此前奉行的是垂直整合战略,在面临走专注路线的竞争对手时,比亚迪全面落后了。动力电池不及宁德时代、半导体不及斯达半导。所以自2018年比亚迪便提出供应链开放并分拆上市的战略。”

  根据目前公司规划,比亚迪半导体计划于2021年底上市,动力电池业务计划2022年-2023年独立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半导体成立于2004年,主要业务定位于车规级IGBT领导厂商,产品覆盖了功率半导体(电能转换)、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光电半导体,半导体制造及服务,涉及对光、电、磁等信号的感应、处理及控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工业和消费电子等领域。

  智慧芽最新数据显示,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在全球126个国家地区中,共有1200余件专利申请,其中授权发明专利约占47%,共580余件。主要集中于触控装置、图像传感器、感应单元、加热电路、开关装置、功率模块等相关的细分技术领域。

  据悉,IGBT是能源变换与传输的核心器件,电力电子装置的“CPU”,是电动车核心的功率器件,直接影响到电动车功率的释放速度、加速能力和最高时速等。

  市场研究机构Omdia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比亚迪IGBT模块的装配量在厂商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英飞凌,市场占有率19%。

  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

  2018年-2020年,比亚迪半导体营收分别为13.4亿元、10.96亿元、14.4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8511.49万元、5863.24万元,净利润呈逐年下滑趋势。

  比亚迪半导体指出,2020年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实施了期权激励。2020年度公司股份支付费用为7429.77万元并计入经常性损益,2020年度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863.24万元、3184.44万元。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记者:“比亚迪半导体业绩下滑或与外部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以及公司产能受宏观环境影响较大有关。”

  目前,比亚迪芯片仍以供应比亚迪汽车使用为主。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比亚迪汽车均是比亚迪芯片排名第一的大客户,销售金额占比亚迪半导体营业收入总额比重分别为67.84%、54.81%、58.84%。

  自给自足或将导致比亚迪半导体无法实现规模化收入,同时也不利于其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以及成本降低。

  “比亚迪半导体虽然概念热,但实际上产品类型并非稀缺的高端领域,原本是汽车业务的配套,因此对外销售的独立性受影响,也受到代工产能不足的困扰。”沈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缺乏独立性、依赖母公司,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即是否能够保证半导体上市后外部股东的利益,不受大股东母公司的影响,因此降低对母公司的依赖,是决定比亚迪半导体上市后表现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