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首场债市研判六人谈专家怎么看?


  编者按

  债市研判六人谈是中央结算公司《债券》期刊持续举办十余年的品牌研讨活动。本期六人谈专家就宏观经济、货币政策、投资策略、资管产品、绿色投资等市场热点进行深入分析,《债券》期刊整理发布精彩发言如下,以飨读者。

  (3分钟速览本期六人谈专家观点)

  史祎  主持人

  中央结算公司

  中债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感谢各位莅临2022年一季度债市研判六人谈。我们请五位专家从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及流动性、投资策略、资管产品和绿色投资等视角为我们进行深入剖析。首先请徐洪才先生为我们解读中国宏观经济大势。

  徐洪才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

  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也深刻改变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概括起来,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新格局将呈现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缓慢复苏的过程。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中断、通胀率居高不下,推升制造业成本。此外,利率水平总体较低,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得高杠杆延续,整体金融体系风险增加。美联储政策转向导致美元升值,会对新兴经济体产生负面溢出效应。随着大宗商品价格回调,一些新兴经济体,特别是能源资源占主导的国家可能出现金融动荡。世界经济将呈现“低增长、低利率、高通胀、高杠杆、高风险、高失业率”的走势。

  二是中美关系进入战略竞争时代。在经贸合作层面,双方都有加强合作的意愿,但是拜登执政以来,中美经贸合作实际上是停滞不前的,唯有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令双方基本满意。未来中美双边、多边经贸合作的空间很大,一切事在人为。

  三是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行。近年来,全球供应链和规则体系都遭受了严重破坏,目前正在逐渐修复。未来国际经贸合作,将朝着进一步降低税壁垒,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数字贸易、服务贸易、跨境投资、应对气变的合作会进一步加深,但受政治因素影响,经济全球化将一波三折。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核心的全球经贸治理体系亟待改革,目前正在集聚更多共识,近期WTO争端解决机制有望突破。

  四是全球经济发展重心依然在亚洲。现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经生效,同时中美都积极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希望推进经济全球化,加强合作。东盟十国市场潜力较大、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产业配套协同能力也较强,可能成为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区域。

  五是新一轮全球工业革命蓄势待发,数字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根据哈佛大学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未来几年在5G技术应用带动工业互联网以及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改造等方面中国将领先于美国。数字经济是未来大国博弈的重要领域,也是经济发展最有潜力的领域。

  上述方面显示世界经济趋于分化,恢复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期内,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比如能源危机、供应链冲击、气候变化、主要经济体政策转向等多种因素叠加。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经济金融形势总体呈现稳步恢复态势,与外部世界形成鲜明对比。以下我从十个方面作出简要分析。

  一是经济整体保持恢复态势,但短期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预计“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速为5%~6%。

  二是物价走势分化,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剪刀差扩大。CPI近期反弹较多,但未来整体物价水平将保持相对平稳态势;PPI高位运行还会持续,给制造业和中下游的中小微企业带来成本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增长。

  三是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从近期公务员报考看,市场就业预期不佳,且存在结构性供求不平衡问题,16~24岁人口失业率居高不下。2022年就业面临较大挑战,一是新增大学生数量多;二是外部需求收缩对加工贸易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有影响;三是一些行业调整,存在再就业压力。好消息是,恰逢20世纪60年代初出生人口高峰时期的离退休员工数量增多。

  四是国际收支过去一年保持相对平衡。主要是货物贸易顺差扩大、服务贸易逆差减少所致。2022年,如果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境外旅游在下半年开始恢复,那么服务贸易逆差会扩大,货物贸易顺差收窄。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中美利息差进一步收窄,下半年人民币或面临一定贬值压力。因此,要防止外部冲击引起资本外流的风险。

  五是固定资产投资在2022年将有回升,在稳增长中发挥关键性作用。2021年下半年以来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比较低迷。2022年房地产投资止跌企稳,政策正在回暖;基建投资方面,“十四五”期间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将在一季度加快落地。

  六是消费2021年下半年以来比较疲弱,没有恢复到疫情前平均水平。原因主要是居民消费者囊中羞涩以及对未来的预期不确定。释放消费潜力关键看政策如何发力,特别在“六稳”“六保”、共同富裕等政策支持下,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是否得到有效提升。传统消费中的汽车、住房消费有增长潜力。如果疫情得到控制,旅游、文化、养老、体育等新兴消费也会稳步上升,但是消费在稳增长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夯实。

  七是2022年货物贸易增速会恢复常态化。究其原因,一是2021年基数较高;二是供应链修复过程中一些订单可能流入其他新兴经济体,像越南、印尼等国家;三是成本上升对我国外贸竞争力有影响;四是外部需求收缩的影响。另外,疫情之后如果境外旅游放开,服务贸易逆差将会扩大。

  八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近期温和回升。随着制造业景气度上升,2022年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特别是原材料供给方面得到政策支持,推动成本降低,为工业生产带来增长动能。

  九是新兴服务业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服务业增长势头良好,2022年会保持稳步增长。

  十是货币金融政策稳健,利率水平恢复常态化。2021年,货币市场利率水平整体稳定;债券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是正常化的,未来中美息差会随着美国货币政策调整而收窄;股票市场全年波动较大,发生了结构性变化,2022年存在结构性机会;外汇市场2021年相对稳定,2022年下半年人民币或将面临一定贬值压力,全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为6.3~6.5。

  “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有以下几点。一是扩大投资有潜力,工业化、城镇化进入后半场;二是提振消费有潜力,多层次、多样性、改善性消费需求潜力大,尤其是在共同富裕目标下,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的形成提振消费;三是优化外贸结构有潜力,特别是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领域增长潜力较大;四是政策回旋余地大,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很大空间,结构性政策工具将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存在五大发展机遇:一是新型城镇化进入后半场,在拉动投资和消费方面有很大潜力;二是数字经济发展带动生产潜力释放;三是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四是银发经济、养老产业发展;五是人才红利进一步释放。

  总的来说,未来机遇大于挑战。特别是中国经济维持在合理区间、保持平稳运行,值得期待。虽然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但我们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各项改革、开放政策逐渐落地,将为“十四五”发展战略目标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史祎  主持人

  中央结算公司

  中债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货币政策及市场流动性问题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请钟正生先生分享对2022年中国货币政策与流动性的展望。

  钟正生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研究所所长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我认为,2022年货币政策将稳健偏宽松,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来看,包含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就业压力逐步显现。2021年9月以来,我国新增就业人数出现显著下滑,到2021年11月,新增就业人数已经远低于疫情前的中枢位置。第二,保持经济增长需要逆周期调控。2021年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两年复合增速已回落至4.9%,要实现2035年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未来15年的GDP年均增速需达到4.73%。第三,重点行业和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仍待降低。2021年以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利润不断向上游采矿和中游原材料行业集中,挤压了中游装备制造、下游消费制造及公用事业领域的毛利率。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营数据来看,民营企业的负债与财务费用在近两年快速上行,是我国经济运行的薄弱环节。2022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求端或将进一步承压。

  从外部来看,2022年美联储加息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掣肘有限。其一,我国率先控制好疫情,货币政策整体保持了“以我为主”的独立性。截至2021年12月20日,中美利差仍高达142BP。其二,美债利率曲线或将趋于平坦,长端利率上行有限。根据以往经验,美债利率曲线平坦化会持续整个加息周期。此外,2022年美债供给或将进一步减少,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对实际利率拉升有限,预计2022年10年期美债利率突破2%的难度较大。

  从通胀水平来看,预计2022年PPI在高基数下趋于回落,四季度或至负值区间。考虑能源与食品项的影响,预计CPI在2022年上半年的上行较为温和,三季度末或上探3%。核心CPI趋于下行,难以触碰2%的高位。当然,原油价格是不确定性因素,值得关注。

  我对2022年市场流动性有以下展望。

  第一,预计2022年广义货币(M2)增速为9%左右,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预计2022年M2增速略高于8.5%的名义GDP增速,或可达到9%左右。鉴于当前实体融资需求偏弱,如果维持M2增速,2022年有必要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第二,预计2022年狭义货币(M1)增速高于2021年,全年中枢上行,年末达4.8%左右。M1与房地产销售、非标压降和财政占款关系密切。首先,我对2022年房地产的韧性与政策托底的能力充满信心。其次,在资管新规过渡期收官之后,非标中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压降空间收窄,对M1的拖累边际弱化。最后,2022年地方债项目储备前置,重大项目或加速推进,对M1也有边际拉动。

  第三,预计社融增速企稳略有回升,年末增速或将达到10.4%。一是从增量看,2021年贷款结构调整成绩显著,2022年经济下行压力下房地产贷款政策应有所调整。二是表外融资压缩告一段落,降幅收窄助力稳信用。预计2022年信托贷款降幅明显收窄,对社融影响由负转正。三是碳减排支持工具“做加法”,对高耗能项目有的放矢。2022年稳信用的拉动力量除了延续此前的小微企业、制造业外,还有新近落地的碳减排支持工具。

  关于资金面与人民币汇率。2022年,预计资金面利率继续围绕政策利率窄幅波动,超储率仍将处历史低位。2022年资金面利率中枢或将“前低后高”。此外,如果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2022年全年美元基本上呈偏强态势,我们可以更多地发挥汇率调节内外均衡的作用。从2020年10月起人民币强势升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现在处于6.4附近。未来若伴随着美元的阶段性强势,人民币或将阶段性贬值,我国货币政策将拥有更多跨周期调节空间。同时,对出口导向型企业而言,人民币适度贬值也具有正向增益。

  史祎  主持人

  中央结算公司

  中债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在宏观经济及金融政策的解读之后,我们进入六人谈的实务环节,请北京农商银行陈总给我们带来2022年债券投资策略。

  陈友平

  北京农商银行债券投资资深人士

  货币政策方面。在零星新冠肺炎病例的持续冲击下,我国经济呈现下行态势,小微企业日趋困难,就业形势严峻,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承担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中国人民银行在传达学习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持续改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本人认为,2022年货币政策将会稳健偏宽松。    

  债券发行方面。2021年我国债券发行量创历史新高,2022年债券总偿还量比2021年少近9万亿元,预计2022年债券发行量比较高,净发行量可能高于2021年。对此,需认真观察债券市场的发行量、净发行量和发行密集度,对债券供给带来的债券收益率变化进行动态判断。

  对于2022年债券投资策略,我认为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资产配置账户,建议重点考虑地方债和中短期信用债,关注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以及证券公司发行的债券。交易性账户,建议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关注1~3年期利率债,配置1年期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优质城商行、农商行同业存单;建议风险挑战型投资者发掘信用状况改善的信用债,继续关注高收益债板块,关注房地产债调整可能带来的投资机会。    

  此外,建议大家关注2022年债券投资的风险:一是当前债券到期收益率处于低位,许多机构对市场风险的警惕性在提高;二是2021年债券投资积累了较大获利,杠杆较高的机构存在获利了结心态;三是如果经济增速企稳向上超过预期,易引发机构投资者的担忧;四是全球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债券市场或将面临长期调整;五是除了债券市场风险、利率风险,还要关注信用债的行业风险、区域风险和信用风险。    

  史祎  主持人

  中央结算公司

  中债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资管新规重塑资管新格局,请交银理财葛小玲女士为我们分析资管新格局及对债市的影响。

  葛小玲 

  交银理财高级专家、

  董事总经理

  资管新规出台后,资管行业进行了重新洗牌,资管规模经历了先跌后升的过程,呈现V形走势。2020年中以前,资管规模逐步走低,从101.8万亿元下降到89.9万亿元;2020年下半年开始企稳回升,重新进入上升通道。截至2021年9月底,资管产品规模达到108万亿元。分机构来看,银行理财、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这三类机构产品规模大幅提升,信托、券商资管、基金专户规模下降明显,对应的分别是主动管理产品规模持续提升、通道类产品规模持续压降。资管业务原来粗放式经营方式已经成为过去式,精细化运作的竞争时代来临。

  在资管业务中最重要的两类机构——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呈现头部集中趋势,2019—2020年是最显著的一段时间,体现了强者恒强的特点。在这段时间内,前20大基金公司的募资规模,尤其是权益类产品募资规模最高曾达到全市场的38%左右。2021年由于公募明星基金表现欠佳,头部效应有所弱化。银行理财头部机构一直保持较高的占比,迄今银行理财已经有29家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但是也有一大批中小农商行、农信社的理财产品已经归零或者不再发行理财产品,他们的业务模式转为代销理财产品或者基金。根据内部掌握的数据来看,银行理财前20大机构的占比在2019—2021年保持在70%~80%的高位。

  公募基金是资管新规出台后最受益的一类机构。公募基金规模从2017年底的11.6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9月底的23.9万亿元,翻了一倍多。在各产品类型中,货币基金是规模最大的基金产品,但是规模占比逐渐下降。权益类产品的规模及占比显著提升,资管新规出台之前货币基金是权益类基金的3倍,到2021年9月底货币基金规模仅为权益类基金的1.2倍。此外,“固收+”基金的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资管新规出台以来,这部分基金规模已经翻了5倍。

  银行理财规模从2017年末的22.17万亿上升到2021年9月的27.95万亿。虽然上升幅度仅有26%,但是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较快,其中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存续规模是13.69万亿元,达到全市场50%的水平,成为理财市场的主力军。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2021年9月净值型产品的规模达到全市场的八成以上,到年末可能接近九成。预期收益型产品时代已成为过去式,市值法估值时代已经来临,净值型产品波动已成为常态。

  具体到银行理财的产品类型,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升至九成。截至2021年6月,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中,固定收益类产品余额为22.75万亿元,占88.18%;混合类产品余额为2.96万亿元,占11.49%;权益类产品余额是843亿元,商品及衍生品类余额是11亿元,占比较小。在固定收益类产品中,现金管理类产品余额是7.78万亿元,占34.19%。银行理财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较高,可能跟银行理财的客户需求、客户风险偏好密切相关。银行理财客户风险偏好比较稳健,不太能够承受净值大幅波动。

  从期限来看,理财产品期限总体偏短。资管新规实施以来,银行理财新发行的开放式产品不管是绝对规模还是占比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封闭式理财产品的绝对规模下降。虽然没有具体数字,但是绝大部分的开放产品期限是以1年期和每日开放的产品为主,整体期限偏短;封闭式产品期限则稳步上升,从2018年12月的平均期限161天拉长至2021年6月的281天,增幅达74.5%。封闭式产品中,1年期以上的产品规模占比显著提升,从2018年12月的不到5%提升至2021年6月的47.75%。

  此外,理财产品的创新主题层出不穷。2021年以来,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绿色、碳中和、养老、乡村振兴等符合国家战略的关键词成为理财业务主流的创新方向,包括长三角、大湾区、蓝色经济等符合区域经济特征的创新主题也在不断推出。

  总体来看,资管业务发展格局呈现如下变化:一是资管产品规模先下后上,重回上升通道;二是不同类型的资管机构加速分化,公募基金、银行理财、私募基金规模上升,信托、券商资管、基金专户规模有所下降,资管机构头部集中趋势明显。分机构来看,公募基金规模上行最快,其中权益类产品上升明显;银行理财的净值化转型较快,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上升,目前总体期限偏短,银行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政策变化是资管新格局形成的主因。

  2018年是资管业务监管元年,出台了资管新规和补充通知。2019—2020年银保监会陆续出台《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等。刚刚过去的2021年又出台了《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理财公司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以及财政部《资产管理产品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征求意见稿)》,2022年1月1日银行理财做了新会计准则的切换,统一规范了资产管理产品的估值方法。

  上述政策的落地统一了资管行业的监管标准,有利于促进银行理财回归资管本源和资管行业长期规范化发展,改变了资管行业的格局,也给债券投资带来影响。比如,银行理财投资非标比例不得高于35%,信托则不高于50%,这些规定都非常有利于标准化资产的投资。再如,现金管理新规对银行现金管理产品从投资范围、久期、资产集中度、资产平均剩余期限等方面全面对照货币基金,这些规定大大增加了市场对短期限债券资产的投资需求。

  再看资管新格局对债券投资的影响。

  一是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更加趋同。资管新规实施后债券市场违约频发,信用债市场波动加剧。在此背景下,机构投资者在投资端更加追逐确定性,行为更加趋同。比如,对低评级信用债的偏好持续下降,信用利差拉大,机构抱团品种溢价率被压缩到极低水平位置(如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商业银行永续债等)。

  二是流动性资产更受青睐。资管新规实施以来一系列监管规则出台,对流动性管理更加规范,总体对流动性资产非常利好。资管产品债券投资结构明显分化,具体分品种来看,利率债配置需求相对稳定,投资规模增速保持相对稳定;但是中期票据的投资规模增速逐渐下滑,企业债的增速转为负;同业存单、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的投资规模增速大幅提升。

  三是信用分层进一步加剧。在净值化转型大背景下,投资端对资产波动的容忍度出现了明显下降,加上对信用资质容忍度较高的中小行理财规模占比在持续压缩,理财业务加速向头部金融机构集中,各类型的分化非常明显。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高低等级之间的信用债利差不断拉大,比如AAA级和AA级信用债的信用利差从原来的150BP上升到300BP;二是不同行业间信用利差分化加剧,反映市场越来越成熟,市场机构对信用风险的甄别越来越成熟。

  四是投资期限短期化倾向明显。由于各类监管规则对于资管产品的流动性严格管理,包括对久期进行严格控制,债券投资的短期化趋势加速。从存量信用债久期分布来看,中短久期比例明显提升,3年期以下信用债占比从2017年的55.6%上升到2021年6月末的67.6%,上升了12个百分点,上升趋势非常明显。与之对应,3~5年期、5~7年期及7年期以上品种占比下降,投资短期化趋势较明显。

  五是债券市场轮动加速。资管新规出台后,资管产品净值化转型加快,机构投资者行为趋同,导致债券市场交易的博弈性加强,债市振幅持续收窄,同时震荡的频率加快,收益率阶段性上行或者下行趋势反转较快,把握交易机会的难度加大。

  六是特色债券的投资需求不断增加。创新理财产品的持续发展也带动特色债券的投资需求不断增加。截至2021年6月底,ESG主题的理财产品存续余额超过400亿元,2021年前9个月共发行ESG产品23只,募资接近200亿元;理财产品投向绿色债券超过800只,投资规模超过2000亿元,同比增长26.46%。未来在国家政策推动下,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相关特色债券的发行也将加速,并将逐步汇聚越来越多的产品资金。

  史祎  主持人

  中央结算公司

  中债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银行理财中固定收益类产品与其他类别的资管产品相比,主要竞争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葛小玲 

  交银理财高级专家、

  董事总经理

  首先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具有特定优势。银行理财子公司脱胎于商业银行母体,相对于基金、券商、信托等其他资管机构来说,拥有比较丰富的客户资源、多业务协同能力、全球网络覆盖以及强大的品牌公信力,具有资产获取能力强、资产配置范围广、风险管理和流动性管理能力强等优势。这些优势在固定收益投资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可以挖掘集团内潜在客户全渠道融资需求,拓展非标、债券、REITs、资产证券化等所有投资品种,实现整个产业链贯通。

  其次是客户渠道方面具有自身优势。银行理财子公司背靠整个商业银行体系,有丰富的客户资源,有比较好的品牌效应,广大银行理财客户对稳健产品的需求旺盛,相应地对理财产品的收益要求不是特别高,适合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

  再次是流动性管理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银行背景的理财子公司一般资本金比较雄厚,背靠母行的支持,在融资和杠杆上具有一定优势。

  最后是风险管理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依靠母行体系,跟母行风险偏好基本保持一致,风险控制相对比较好。同时还可以协同分行发挥分行在投后管理、客户协同上的优势,做好风险管理和客户把控。

  此外,银行理财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不断提高,也反映了银行理财在权益投资等其他方面的投资还存在一定短板,比如权益投资上的优势目前还不是非常突出。

  史祎  主持人

  中央结算公司

  中债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双碳”背景下,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蓬勃发展。请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陈亚芹女士为我们解读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及投资分析。

  陈亚芹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助理

  下面我将从市场机构的角度,就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脉络、绿色产品创新与实践案例以及市场发展展望和政策建议等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来看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脉络。

  从国际来看,近年来绿色债券市场标准体系不断发展优化,发行规模屡创新高,发行增速进一步加快。各类型主题债券也在不断丰富,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相应出台了《社会责任债券原则》《可持续发展债券指引》等金融工具指引。针对绿色金融难以覆盖的领域,ICMA也推出了《气候转型融资手册》等主题性指引。

  从国内来看,绿色债券市场制度框架日益完善,管理机制更加规范,发行规模高速增长,创新品种持续涌现,相对规模占比仍在低位。

  制度方面,2015年12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就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相关事宜发布公告、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绿色债券发行指引》,这是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发端。初期,中国绿色债券市场主要以绿色金融债为主。随着市场的发展,上交所、深交所以及交易商协会也陆续出台了关于绿色公司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专项指引和通知。

  为了保障绿色债券募投资金用于绿色项目,促进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真正达到支持实体经济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2021年,《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的发布进一步统一了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标准文件,该目录保持动态更新,注重国际对标和接轨。地方政府也围绕绿色债券出台了激励性政策。

  市场方面,一是规模快速增长。我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逐年增长,2021年“双碳”目标的提出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发展,我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强势增长。2016—2021年,我国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0%,累计发行规模超2万亿元人民币,存量余额超1.1万亿元人民币,目前已位居全球领先位置。二是发行品种不断创新。这几年各种主题债券品种创新不断涌现,以碳中和债为例,2021年一经推出,发行规模就攀升至2600亿元人民币。三是整体占比仍在低位。在我国债券市场总体发行规模中,绿色债券规模占比不足1.5%,仍然较少。

  此外,从发行主体来看,2021年绿色信用债发行以国企为主,规模占比高达97%;发行行业日趋多元化。从区域分布上看,绿色债券区域集中度比较明显,整体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局面;债项评级集中在AAA级;发行期限集中在3年以内,偏中短期。目前,国内债市投资者对绿色债券的配置意愿正逐渐增强,并愿意给予更高溢价。

  近年来,我国绿色债券产品创新不断。一是开市之前零星尝试探索。2014年,推出国内首只绿色信贷资产支持证券(ABS)、首单碳债券。二是开市之后蓬勃发展壮大。2016年,推出国内首只绿色金融债券、绿色公司债、绿色ABS、绿色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PPN)、绿色“债贷基”、绿色熊猫债等。三是细分品种创新持续不断。后续围绕碳中和、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蓝色、抗疫等主题,细分品种创新不断,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各种多元化主体发行的绿色债券产品越来越多。

  以下分享两个产品创新以及实践案例。

  案例1是青岛水务集团蓝色债券。青岛是我国缺水较严重的城市,青岛水务集团为青岛市区最大的供水企业。青岛水务集团2020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蓝色债券)发行规模为3亿元,期限为3年,募集资金用于海水淡化项目建设。在本次蓝色债券募集资金支持下,海水淡化厂将形成20万立方米/日的淡水生产能力,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海水淡化厂之一,有效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优化供水水源结构,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此债券为我国境内首单蓝色债券,也是全球非金融企业发行的首单蓝色债券。

  案例2是联合发布中债-兴业绿色债券指数。为多角度反映绿色债券市场的走势,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业绩比较基准和投资标的,中央结算公司2017年1月试发布中债-兴业绿色债券指数。该指数由中央结算公司和兴业银行合作编制,其指数成分券选取与中债-中国绿色债券指数成分券选取采用相同参考标准,并符合《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属性认定标准》。

  我对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有以下展望。一是市场发展空间值得期待。据测算,中国“双碳”目标未来四十年将带来百万亿级投资机遇,2060年前中国碳减排需每年投入3.18万亿元。当前,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存量规模仅为1万多亿元,占比不足1.5%,未来市场空间仍待打开。二是市场发展环境持续完善。目前,中国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已发布《中国绿色债券原则》,以促进国内绿色债券标准完全统一,进一步便利市场发展;交易商协会、沪深交易所与时俱进定期更新业务指引,积极推动绿色债券产品创新突破,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三是国内外市场融合速度加快。从结构上看,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债券的比例还不算太高,但是增速非常快,前景看好。

  我对绿色债券市场有以下几点建议。在顶层设计方面,建议在《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版)》基础上,进一步统一绿色债券的其他要素,实现国内绿色债券标准完全统一;以《中欧共同分类目录》为基础,短期内明确境内外标准的重合行业,长期逐步推动境内外标准的统一,便于境内外绿色资产、绿色投资者的互联互通;提高国内绿色债券的信息透明度,如进一步推广和扩大应用中央结算公司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数据库,为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绿色债券投资开拓渠道,更好地满足绿色债券的投资需求。在产品创新方面,建议加强碳中和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绿色乡村振兴债券、绿色地方政府债、绿色“一带一路”ABS的创新实践,加快发展面向国际的人民币绿色债券类产品;鼓励相关机构大力发展创新绿色债券指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等产品,拓展市场宽度。在投资支持方面,建议加强对投资端的政策引导,如对投资端给予一定力度的税收减免,建立合理的风险兜底机制和退出机制,以及增加相关的投资者保护条款等,使资金更加有效地流入绿色产业和项目;将金融资产对应的环境效益、碳减排效益等纳入金融环境信息披露和压力测试范围,允许类似“抵减”的措施等。(嘉宾发言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