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绿色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报告


  摘   要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迎来快速发展。2021年,国内债券市场贴标绿债规模达6400多亿元,成为全球绿色债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未来可从多方面着手:推动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的标准化和数字化,完善绿色债券发行的激励机制和政策保障,以及提升绿色债券的投资热情和动力等。

  关键

  “投向绿”债券  信息披露  数据库  ESG

  绿色债券政策动态

  (一)绿色债券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一是纠正运动式“减碳”。2021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双碳目标。会议指出,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同时要科学考核,加快形成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机制,确保能源供应。

  二是明确提出完善绿色发展标准化保障。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完善绿色发展标准化保障,包括建立健全双碳标准、筑牢绿色生产标准基础、强化绿色消费标准引领等。

  (二)推动绿色债券标准化工作

  一是绿色债券项目标准趋于统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证监会于2021年4月联合印发《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以下简称《目录》),统一了国内绿色债券支持项目和领域,进一步规范了国内绿色债券市场。同时,我国积极推动绿色债券标准与国际接轨。11月,中欧共同发布《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报告——气候变化减缓》。该目录包括中欧共同认可、对减缓气候变化有显著贡献的经济活动清单,覆盖能源、制造、建筑、交通、固体废物和林业六大领域的61项主要经济活动。

  二是环境信息披露日益标准规范。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7月发布首批绿色金融标准,包括《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及《环境权益融资工具》两项行业标准,为引导和规范金融机构环境披露工作以及创设和推广环境权益融资产品提供了强有力的标准支撑。生态环境部12月印发《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明确了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的主体和应披露内容,同时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系统建设、信息共享和报送、监督检查等进行了规范。

  三是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出台。《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于2021年7月正式实施,首次将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业务正式纳入考核评价范围,并指出“评价结果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等中国人民银行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支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三)地方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2021年年会于9月在深圳举办,粤港澳深四地绿色金融参与者参加会议,共享绿色金融研究成果与经验,推动大湾区绿色金融标准化建设及创新发展;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成果展示暨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成立大会于9月召开,会上对优秀绿色金融成果进行了表彰,鼓励研究成果落地应用,并发出双碳倡议。

  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概况

  (一)绿色债券主要发展情况

  1.发行规模及结构

  近年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获得较快发展。2021年贴标绿色债券1(以下简称“贴标绿债”)发行规模共计6463.49亿元,较2020年增长123%。其中,在岸贴标绿债6034.29亿元。下文分析的贴标绿债均指在岸贴标绿债。

  此外,我国还存在大量未贴标、实际投向绿色项目的“投向绿”2债券,其也为推动绿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21年,我国发行“投向绿”债券805只,发行规模为13288.82亿元,较2020年增长6.32%(见表1)。

  在贴标绿债中,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ABS)、金融债、公司债的发行规模较大,分别占发行规模的27.77%、19.39%、19.07%和14.04%,公司债、企业债占比较2020年有所下降,中期票据、ABS、金融债发行规模同比提升较大。

  在“投向绿”债券中,地方政府债的发行规模最大,占比超过三成,中期票据占比超过两成,其他规模占比较大的券种包括短期融资券(12.09%)、公司债(10.59%)、政府支持机构债(9.78%)、金融债(8.66%)和企业债(5.63%)(见图1)。

  2.发行主体所属行业集中于工业和公用事业

  从发行主体的行业分布来看,贴标绿债和“投向绿”债券均主要集中于公用事业、金融、工业等行业(见表2)。

  在贴标绿债中,公用事业、金融、工业占比较为接近,公用事业为最重要的发行领域,发行规模达2103.24亿元,占比为34.91%;金融和工业发行规模紧随其后,占比分别为30.48%和26.29%。

  在“投向绿”债券中,发行规模最大的领域是工业,达4787.66亿元,占比为52.54%;公用事业紧随其后,占比为28.85%;金融位列第三,占比为14.18%;其他行业占比较小(见图2)。

  3.债券评级维持在较高水平,中间级别占比上升

  在发行评级方面,2021年新发行的贴标绿债和“投向绿”债券信用评级均较高(见表3)。

  在有评级的贴标绿债中,AAA级占比最高,达89%;AA+等级别占比有所下降。

  在有评级的“投向绿”债券中,AAA级占比高达94%,这主要是因为大量AAA级地方政府债的纳入提高了“投向绿”债券的整体评级水平(见图3)。

  以中债市场隐含评级3为依据,2021年绿色债券的隐含评级相对较为分散。在有中债市场隐含评级的贴标绿债中,AAA-及以上占比超过60%;在“投向绿”债券中,AAA-及以上占比超过80%(见表4、图4)。

  4.发行期限中3年期占比较高

  在发行期限4上,贴标绿债和“投向绿”债券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贴标绿债期限分布相对集中在1~5年期,“投向绿”债券的中长期占比较高。

  在贴标绿债的发行期限中,3年期债券占比最高,达到46.59%,其次是1年期和2年期等期限债券(见表5)。

  在“投向绿”债券的发行期限中,也是3年期债券占比最高(27.89%),其次是10年期和30年期长期限债券,占比分别为11.55%和13.64%,整体期限结构较长(见图5)。

  5.绿色债券二级市场运行情况

  中央结算公司针对绿色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推出中债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系列指数族系,助力绿色金融发展。2021年,绿色债券市场整体上行,中债-中国绿色债券指数稳步增长,由年初的171.19稳步增长至180.83,绿色债券整体表现稳中向好(见图6、表6)。

  (二)绿色债券产品和发行方式创新

  在政策的支持和市场各方的共同推动下,2021年绿色债券市场不断创新发行方式和产品类型,市场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多只首单产品成功落地,有效扩大了绿色产业的支持范围。

  一是首次发行黄河专题绿色金融债券。国家开发银行于2021年7月面向全球投资者发行首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绿色金融债券100亿元。采取固息+浮息品种、批发+零售模式、境内+境外市场等方式同步发行。

  二是首次发行碳中和债。首批6只碳中和债于2021年2月发行,发行规模共计64亿元,参与发行的企业包括三峡集团、华能国际、国家电投等。9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面向全球投资者发行国内首单用于森林碳汇的碳中和债券36亿元,募集资金用于支持造林及再造林等森林碳汇项目的贷款投放。

  三是首批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发行。中国华能、大唐国际、长江电力国电电力、陕煤集团、柳钢集团、红狮集团首批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于2021年5月发行,均为2年及以上中长期债券,发行规模合计73亿元。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在发展初期重点聚焦于高碳行业的减排需求,首批发行的7单项目全部具备显著的碳减排或污染物减排效应。

  四是绿色债券市场双向开放。2021年,建设银行两度在境外发行绿色债券,第二单是全球首笔基于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报告——气候变化减缓》发行的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清洁交通、清洁能源领域项目。12月,参考匈牙利绿债框架,匈牙利在我国发行了首单人民币绿色主权熊猫债。

  (三)绿色金融服务方兴未艾

  一是创新推出碳指数系列产品。中债估值公司于2021年3月编制碳系列指数,发布首只中债-碳中和绿色债券指数,反映碳中和债券整体价格走势和市场发展情况。7月,中债估值公司联合中碳登发布中债-中国碳排放配额系列价格指数,该指数成为首批反映全国碳排放配额现货交易总体运行情况和变化趋势的权威价格指数。12月,中债估值公司发布中债三峡集团债券收益率曲线,这是首条以清洁能源绿色债券作为编制样本的中债收益率曲线。

  二是创新提供绿色债券担保品服务。中央结算公司创设绿色债券担保品池,并于2021年12月成功支持中国人民银行首期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专项再贷款业务落地,提供全流程债券担保品管理服务,助力清洁能源、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

  三是创新发布中债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系列产品。中债估值公司于2021年6月发布中债-国寿资产ESG信用债精选指数,这是国内保险资管行业编制的首只ESG债券指数。11月发布中债-天风国际ESG优选中资美元债指数,这是境内首只以ESG评价为指数择券标准的中资美元债指数。中债ESG评价系列产品实现了对8000余家境内公开发债主体和A股上市公司ESG评价的全覆盖。

  四是创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和数据库。中央结算公司经过3年研发,推出市场上首个应用于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的较为全面系统的指标体系,这在国际上也属首创。中央结算公司从数千份绿色债券募集说明书的百万条数据中搜集项目环境效益披露信息,经提炼筛选和补充优化,设计了30个通用指标和13个适用特定行业的特殊指标,可用于对 “203+2”5个行业类别的环境效益进行量化刻画,每个子行业都有一组体现其特点的环境效益指标组合。在此基础上,中央结算公司上线全国首个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数据库(以下简称“绿债数据库”),该库涵盖了从2002年至2021年存量“投向绿”公司信用类债券的基本信息、募集资金所投项目信息及其披露的项目环境效益数据,用户可以查询和下载环境效益数据。该创新实践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与认可,获得国际金融论坛(IFF)全球绿色金融创新奖、粤港澳大湾区优秀绿色金融项目,相关研究成果获深圳金融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深圳绿色金融协会《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配套制度标准课题研究贡献奖。

  对进一步完善绿色债券市场的建议

  一是推进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的标准化和数字化。一方面,应建立统一的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标准,并在金融机构探索拓展应用。鼓励发行人按照中债指标体系进行披露,建立统一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细化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引;根据国家政策调整,持续优化中债指标体系,建议强制披露核心指标,鼓励披露辅助性指标;推动中债指标体系升级为行业标准、地区标准、国家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建议中债指标体系不仅应用于绿色债券领域,也可以应用于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领域。另一方面,广泛推广使用统一的绿债数据库,加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的穿透披露,并开展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分析。建立阳光化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议在统一的绿债数据库披露环境效益信息,通过金融科技穿透披露并公开展示债券投资项目对环境效益的贡献,在提升绿色债券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同时,也对绿色信贷投向项目起到监督检验的作用,有效防止“漂绿”“洗绿”等行为。

  二是完善绿债发行激励机制,积极引导绿债市场扩容。在双碳目标下,绿色发展的资金需求量巨大,引导绿债市场扩容可以更好支持国家绿色发展转型,并为市场化定价提供参考。为更好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发挥绿色债券资源配置作用,建议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在宏观审慎评估(MPA)指标体系中增设绿色债券发行、投资和承揽承销等指标并设定分值;优先选择绿色债券纳入货币政策操作的质押品池;对绿色债券的发行机构给予利息所得税适当的优惠;研究对商业银行持有的绿色债券适当降低风险计提;对于符合中债指标体系披露标准的绿色债券,投向项目涉及碳减排的,后续可考虑设计对接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产品;简化绿色债券发行程序,对于符合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标准的债券,建议发行不设评级门槛,对绿色债券优先审批或注册,促进提高绿色资产的流转效率。

  三是推动绿色债券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绿色地方政府债规范发展试点,建议在现行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框架下完善绿色地方政府债发行要求,按照中债指标体系进行环境效益信息披露。鼓励发行ABS以盘活绿色债券资产,推动绿色ABS、绿色资产担保债券、绿色贷款抵押债券,提升绿色融资便利性。加强绿色债券业务创新,扩大绿色债券发行人范围。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拓展绿色信贷ABS登记,并为形成绿色信贷ABS认定指引夯实基础。支持绿色产业中优质、具有稳定现金流的存量资产开展企业证券化业务。鼓励企业创新发行绿色可续期债券和项目收益债等结构化绿色债券产品。

  四是加快ESG的推广应用,引导责任投资理念。倡导责任投资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ESG原则,尽可能使每一笔绿色债券投资都把保护环境落到实处。增强机构投资者的社会责任,鼓励金融机构、证券投资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社会公益基金、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投资者投资绿色债券,鼓励设定最低绿色投资比例。鼓励指数机构研发并推出投资型绿色债券指数,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业绩比较基准和投资标的。推动绿债指数衍生品的发展,研发以绿债指数为标的的指数型基金。

  五是促进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持续开放,实现境内外绿色债券市场良性互动。以绿色债券为突破口,进一步推动债券市场开放。加强绿色债券业务、技术标准及规则制定方面的国际交流,推动国际对我国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标准的认可,促进形成国际共识。推动跨境绿色信贷资产转让,提升绿色资产流动性和市场定价能力。鼓励国际市场对我国绿色债券指数产品进行深入应用,提升我国绿色债券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绿色债券,允许境外投资者以绿色债券作为质押品进行回购交易。推动绿色债券跨境交易,建议允许绿色债券在卢森堡、新加坡等国际交易所进行境外交易,在中央结算公司办理结算。

  注:

  1.贴标绿色债券是指经官方认可发行的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绿色产业项目。

  2.“投向绿”债券指募集资金投向符合《目录》、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绿色债券原则》、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气候债券分类方案》这三项绿色债券标准之一,且投向绿色产业项目的资金规模在募集资金中占比不低于贴标绿债规定要求的债券。

  3.中债市场隐含评级是中债估值公司从市场价格信号和发行主体披露信息等因素中提炼出的动态反映市场投资者对债券的信用评价,是对评级公司评级的补充。

  4.债券期限分为三类:一是短期债券,即偿还期限在1年或1年以内的债券;二是中期债券,即偿还期限在1年以上、10年以下的债券;三是长期债券,即偿还期限在10年及10年以上的债券。

  5.203个行业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证监会于2021年4月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行业分类。另外2个细分行业是“客运铁路”和“综合管廊”,参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版)》。

  ◇ 本文原载《债券》2022年2月刊

  ◇ 作者:中央结算公司中债研发中心  商瑾  马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