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每日最强音】外汇准备金率调整表明政策开始纠偏汇率|宏观+通信+电新


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点推荐

华创宏观

2021/12/09

事项为加强金融机构外汇流动性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1年12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到9%。主要观点1、基础知识铺垫:何为外汇存款准备金官方定义为:外汇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按照规定将其吸收外汇存款的一定比例交存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简单来说,我国外汇有外汇的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有人民币的存款准备金率,外汇存款准备金只可用外汇缴纳,本币存款准备金用本币缴纳,一般而言不可交叉。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本币一套信用扩张体系,外币一套信用扩张体系。本币信用扩张是是先有贷款,外币信用扩张是先有存款的。举个简化的例子:张三从海外赚了一笔100美元的外汇,拿回国内交给银行A形成外汇存款(并没有结汇),那么银行A以前需要留7美元的准备金给央行,其余可以做外币投资赚取息差,现在需要留9美元,也就是短期提升了大家对美元头寸的需求,降低了美元周转效率。2、提升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是大概什么传导路径?第一步,提升外汇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到9%。第二步,银行短期需要获取更多外汇头寸来应对更高的外汇存款准备金需求。第三步,增加了银行间卖人民币、买外汇的行为,外汇需求提升。第四步,人民币升值压力缓解,甚至短期贬值。从提升准备金率的影响路径可以看到,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可达到抑制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作用,而历史上央行三次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也均在汇率升值压力加大的时期,起到了对汇率升值压力的抑制作用。3、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或已触发政策的“不友好”今年以来,人民币CFETS指数已达到811汇改后最强势水平,历史来看CFETS指数合意区间在94-95左右,每一次大幅偏离都会带来政策的“纠偏”。而当前CFETS指数已突破100,或已触发了近期政策的“不友好”。一则11月19日的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第八次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汇率的“偏离程度与纠偏力量成正比”的新提法,暗含人民币升值已偏离中枢之意;二则今年以来多数银行收紧个人外汇业务条件,似有避免汇率市场过度波动之意。因而此次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或体现了政策对近期汇率持续偏强的一次明确纠偏。4、提升外汇存准率对国内流动性影响不大,提示汇率年度级别拐点对国内流动性的影响情绪大于实质,实质影响很有限。截至2021年4月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存款余额1万亿美元,上调准备金率2%对应200亿美元外汇流动性冻结。一则,今年以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单日交易量在400-500亿美元的体量,200亿美元外汇流动性冻结的规模有限,央行打压汇率升值预期的态度意义更大。二则,外汇存款是居民尚未与商业银行进行结汇的资金,还未进入银行外占体系,因此这部分美元资产的回收并不直接影响国内流动性。近期人民币汇率为何持续升值,从外汇“四层面”来看,基本面与交易面是主要推动力,政策并无对升值的引导:基本面,银行结汇需求处于历史高位;交易面,本轮汇率升值过程中对市场供求和情绪因素的交易完全在8h主交易时段完成,交易量放量明显;预期面,今年以来企业与居民对汇率的预期持续稳定;政策面逆周期因子退出,汇率走势完全由市场决定。但此次上调外汇存准率或反映了政策纠偏的启动,我们仍提示汇率年度级别拐点正在形成。主要原因在于,一则2022年中美或呈经济、货币双背离格局,历史复盘来看在此环境下人民币汇率趋向于贬值。二则2022年有中美金融微脱钩的风险,资本流入对2022年人民币汇率的支撑也在走弱。三则,2022年初正是个人5万换汇额度刷新、企业年初加快外汇结售汇的时期,汇率市场本身存在波动性放大的背景。风险提示:美国货币政策收紧不及预期。

华创通信

2021/12/09

事项: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按照《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统一部署,有序推动以数据中心、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发挥其“一业带百业”作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点评:此次发改委发文明确了数据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及六大主要任务。发展目标:到2025年,数据中心和5G基本形成绿色集约的一体化运行格局。数据中心运行电能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明显提升,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到1.3以下,国家枢纽节点进一步降到1.25以下,绿色低碳等级达到4A级以上。全国数据中心整体利用率明显提升,西部数据中心利用率由30%提高到50%以上,东西部算力供需更为均衡。5G基站能效提升20%以上。数据中心、5G能耗动态监测机制基本形成,综合产出测算体系和统计方法基本健全。在数据中心、5G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基础上,全面支撑各行业特别是传统高耗能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实现碳达峰总体目标,为实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主要任务:1)强化统筹布局。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支持东部地区非实时算力需求,向西部地区转移。鼓励数据中心骨干企业率先完成布局落地。严格控制国家枢纽节点之外新建数据中心,加强对数据中心建设的统筹指导力度,坚决避免数据中心盲目无序发展。2)提高算力能效。支持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开展5G网络共建共享和异网漫游。加快推动老旧高能耗设备退网和升级改造,推动智慧多功能灯杆建设。发布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不高于1.3,逐步对电能利用效率超过1.5的数据中心进行节能降碳改造。对于区域内数据中心整体上架率(建成投用1年以上)低于50%的,不支持规划新的数据中心集群,不支持新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项目。3)创新节能技术。鼓励使用高效环保制冷技术降低能耗。支持数据中心采用新型机房精密空调、液冷、机柜式模块化、余热综合利用等方式建设数据中心。加快节能5G基站推广应用,支持碳化硅射频器件等高效节能技术攻关。4)优化节能模式。鼓励在数据中心和5G网络管理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因地制宜促进数据中心节能降耗。5)促进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数据中心、5G在促进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推动煤炭、钢铁、水泥、有色、石化、化工等传统行业加快“上云用数赋智”步伐,将“瓦特”产业转化为“比特”产业,依靠产业跨越升级实现低碳绿色发展。我们认为,此次《实施方案》着力引导行业尽快出清高能耗数据中心,提升绿色能源使用率,均衡全国范围内数据中心的算力供需,各地将继续推出相应政策保证实施方案落地,加速推动数据中心行业格局优化。行业加速出清,数据中心租金有望触底反弹。2020年数据中心投资热潮下,2021年上半年IDC市场供给大幅增加,一定程度上造成数据中心租金下滑。2021数据中心报建项目规模下降,在国家明确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各地出台的数据中心政策对能耗指标要求不断提高,一线城市数据中心稀缺性将更严峻,同时节能要求趋严带动数据中心进入门槛提高,数据中心价格有望触底回升。相关受益标的为一线核心资源丰富、已具备集群化规模资源且后期扩张能力充足的第三方数据中心厂商宝信软件光环新网数据港奥飞数据;数据中心上游高速光模块厂商新易盛中际旭创;数据中心精密温控厂商英维克佳力图等。

风险提示:

5G应用发展不及预期,云计算发展不及预期。

华创电新

2021/12/08

事项:公司近期公告与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友钴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公司将与华友钴业在上游镍钴金属资源开发、前驱体技术开发、前驱体产品供销等领域建立长期紧密合作,协议有效期自其生效之日起至2030年12月31日。框架协议重点信息:双方在上游镍钴资源开发、前驱体技术开发、前驱体产品供销等领域建立长期紧密合作并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就采购量、计价方式等商务条件的履行约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款。2022年1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华友钴业承诺向公司供应优惠镍,具体价格按协议约定的计价方式执行。除优惠镍供应外,华友钴业向公司提供其他有竞争优势计价的常规镍、钴原料、锰原料等金属原料。公司承诺不断优化生产效率,实施成本降低措施,以实现有竞争力的前驱体加工费。2022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公司在华友钴业的前驱体采购量不低于18万吨。在华友钴业向公司提供有竞争优势的金属原料计价方式与前驱体加工费的条件下,双方预计前驱体采购量将达到41.5万吨。具体年度采购前驱体数量,视双方产品与客户开发进展,以月度购销订单为准。评论:公司“新一体化”战略有效推进中。本协议的履行将促进公司海外镍资源开发,打造具有竞争力的高镍三元材料产业链,使高镍电池不仅具备性能优势,还将具备成本竞争力;有利于高镍电池继续保持其在国外市场的主流地位的同时,扩充其在本土的市场份额,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盈利预测:公司未来有望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而随着电池材料回收基地的落成,正极材料产业链将形成闭环,单吨净利有望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4/14.59/23.6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73/3.27/5.29元,对应12/8收盘价PE分别为74/39/24倍。考虑公司为国内三元高镍正极龙头,未来整体产能扩张速度远高于国内其他三元正极材料厂商,并且随着未来公司三元前驱体产能提升,公司三元前驱体自供比例也将逐步提升,公司业绩有望增厚。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45倍PE,对应市值657亿元,维持“强推”评级。风险提示:公司产能扩张不及预期;全球高镍正极电池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价格下降超预期。